[发明专利]一种发泡聚丙烯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9379.2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柯卓;魏玉函;张宝强;邱敦瑞;左胜武;袁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0;C08L53/02;C08L23/16;C08L23/14;C08J3/28;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聚丙烯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发泡聚丙烯预混料。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泡沫塑料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它除具有一般发泡制品已知的特点外,还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能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有利于环保。所有的这些特点使得PP泡沫塑料在汽车、包装、日用品和结构材料等各个领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目前,国外少数国家如美国、德国及意大利等已经实现了PP泡沫塑料的工业化生产。我国近些年才开始PP泡沫塑料方面的研究,至今技术仍不成熟,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PP发泡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PP为结晶性聚合物,结晶度较高,在温度到达结晶熔融温度后,其熔体粘度迅速下降,使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很难保持住。因此如何提高PP的熔体强度是其发泡成型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PP的发泡问题,必须改善PP的熔体强度。目前主要有下列3种方法,即采用高熔体强度PP(HMSPP)、PP部分交联、PP共混改性。HMSPP分子中含有支链结构,拉伸粘度明显高于普通PP,熔体强度提高,可以有效阻止气体流失,减少泡孔合并,提高PP泡沫塑料的体积膨胀率。PP部分交联就是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连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状结构,PP经过适当交联之后,熔体强度会有显著提高。交联的方法有辐射交联和化学交联两种。然而,由于PP分子结构的特点,在交联的同时易发生降解,交联过程比其它聚烯烃要困难得多。PP共混改性是指PP与其它聚合物共混改性,可以获得良好的发泡性能,此技术受到了足够重视,发展很快,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与PP交联相比,PP与其它树脂共混不需加入对人体有害的化学交联剂,制得的发泡产品可回收性好,有利于环保。2002年,A.C.Chang等分别从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对普通PP和HMSPP的混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HMSPP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及熔体强度,与此同时,材料的横纵断面强度也得到了提高(AC Chang,L Tau,A Hiltner,E Baer.Structure of blown film from blends of polyethylene and high melt strength polypropylene.Polymer,2002,43(18):4923–4933)。2004年,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刘振龙等采用普通挤出机,以掺混了质量分数10%-15%的HSMPP的普通PP为原料,加入化学发泡剂、成核剂生产出PP低发泡片材(刘振龙,孟斌,张丽晔,祖广欣,贾秀峰,聚丙烯低发泡片材的研制,塑料工业,2004,3:58-60)。2002年,C.P.Park采用间规立构PP与LDPE共混进行挤出发泡成型,制得了柔软的、尺寸稳定性较好的泡沫产品。研究表明,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开孔率减小。可见,两者共混以后,PP熔体强度提高,泡孔合并减少(C.P.Park.Foams preparedfrom blends of 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s and thermoplastic polymers.US6417240B1)。2007年,T.Koch等也对PP/PE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发现熔体强度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较好的微观结构(T Koch,D Machl.Evaluation of scratch resistance in multiphase PP blends.Polymer Testing,2007,26(7):927–936)。20世纪90年代中期,Wang Chicheng等利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与PP基体共混,制得了适用于注塑发泡的PP共混材料(C Wang,KCox,GA Campbell.Microcellular foaming of polypropylene containing low glass transition rubberparticles in a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Journal of Vinyl and Additive Technology,1996,2(2):167–169)。《预辐照聚丙烯与间同1,2-聚丁二烯共混体系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预辐照使得PP与聚丁二烯之间的相容性变好,并提高PP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张成武,预辐照聚丙烯与间同1,2-聚丁二烯共混体系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发泡聚丙烯预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环保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