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弧拉链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7183.X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小俊;黄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42 | 分类号: | A44B19/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24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成型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弧拉链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拉链生产大国,占据世界生产总量的50%-60%,随着拉链行业向低成本、高质量、大规模、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对拉链生产效率和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链带在制造过程中被长期张紧,制成后的链带为平直的状态,但平直的拉链在使用时容易导致衣服起供、拉链拉合不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拉链生产企业通过多种手段将使链带具有一定的内弧(参照图1所示),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09428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经线输送机构、经线输送方法及使用该机构的纺织机,通过该种纺织方法和纺织机在链带的制造过程中使其具有内弧特征,但弧形链带在后续注塑或安装链牙、止口时的难度增大,生产效率低,工艺难度大;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47662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拉链压带装置,通过对制成后的拉链施加外部压力使其具有内弧特征,但该种方式形成的内湖拉链在长时间使用或者清洗后容易收缩、变形,导致内弧消失甚至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链带定型过程中将其定型成具有内弧特征的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弧拉链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腔室、加热装置和拉链牵引装置;
定型腔室上设有拉链进口和拉链出口;
加热装置与定型腔室连接并可对定型腔室内升温加热;
拉链牵引装置包括多组传动辊和成型轮,所述传动辊可转动的设置于定型腔内、多组传动辊上下交错且平行布置,所述成型轮均匀穿设于传动辊上,该成型轮包括圆锥形轮体、环形限位台阶和定位槽,圆锥形轮体具有窄口端和扩口端、且窄口端与括口端间形成2-8°的夹角,限位台阶设置于轮体的两个端面上,定位槽开设于轮体窄口端与环形限位台阶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传动辊设有10-15根。
进一步的,相邻传动辊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15cm。
进一步的,上、下传动辊间的距离保持在100-120cm。
进一步的,圆锥形轮体的扩口端直径比窄口端的直径长2-8cm。
一种内弧拉链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内弧拉链成型设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安装拉链,将拉链一端由拉链进口进入定型腔,并依次绕过上、下传动辊上的成型轮安装于牵引机构上;
步骤2,预热升温,加热装置对定型腔升温并保持在150-160度;
步骤3,高温定型,牵引机构带动拉链向拉链出口方向移动,拉链的中心线置于成型轮的定位槽内,经过多组成型轮的拉动后具有内弧特征、并在成型腔内定型,并在成型腔内定型后由拉链出口排出;
步骤4,出料冷却,拉链进入定型腔室后经过25-35秒从拉链出口排出,排出后的拉链经自然冷却。
优化的,步骤2中的定型腔深温至155度。
优化的,拉链经过30秒后完成定型过程。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内弧拉链成型设备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该种拉链成型方法定型后的拉链内弧不易变形,经该拉链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定型后的拉链具有内弧特性,提高了拉链质量,使得拉链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起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弧拉链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弧拉链成型设备的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M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内弧拉链成型设备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链内弧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内弧拉链成型设备,包括定型腔室1、加热装置2、拉链牵引装置3;
定型腔室1上设有拉链进口11和拉链出口12;
加热装置2与定型腔室1连接并可对定型腔室1内升温加热;
拉链牵引装置3包括多组传动辊31和成型轮32,该传动辊31可转动的设置于定型腔室1内、多组传动辊31上下交错且平行布置,每根传动辊31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成型轮32,其中传动辊设有10-15根,相邻传动辊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15cm,上、下传动辊间的距离保持在100-120cm,本实施例中传动辊设有13根,其中上方方设有7根、下方设有6根,相邻传动辊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3cm,上、下传动辊间的距离保持在1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未经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式饰品无缝加工方法
- 下一篇: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