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长效防虫性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704.0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邵晓林;梁红军;毛植森;许图远;费长书;李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C08G18/76;C08G18/48;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长效 防虫 性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长效防虫性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弹性纤维领域。
背景技术
氨纶,是一种高弹性的纺织纤维,其常温下有强度高,比重轻,弹性回复率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织物中。化学纤维各品种及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等各有优点和缺点。常见的如:棉/氨纶,交织后,可以保持了棉纤维的所有优点,但棉纤维本身无弹性,而氨纶却可以保持面料的弹性。
众所周知,一般的人造纤维是以芦苇、棉花秆、玉米秆等为生产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处理而成的。这些原料里都含有纤维素,适合于霉菌、昆虫的生长和繁殖,易发生霉变和被虫蛀蚀。化学纤维中的合成纤维,其原料是从石油、煤中所提炼出来的芳香类、烯类,经化学合成法制成纤维,其本身不会发霉,也不会被虫蛀。但合成纤维织品中,大多品种是与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织品中所含的棉、毛、丝等天然纤维会发生霉变和虫蛀;再者,若是使用存放过天然纤维织品的箱、橱来存放纯合成纤维纺织品,天然纤维织物留下来的霉菌和昆虫同样会危害纯合成纤维织物,因此,使化纤纺织品具有防虫性能也是必要的。
本发明选取最常见及有效的物质——2-莰酮,别名“樟脑”,其主要来源于樟树,具有天然的防虫作用。资料表明,只有吸入大量2-莰酮蒸汽,或者口服才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少量的2-莰酮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的影响。而直接用“樟脑丸”、“卫生球”之类的物品放入衣柜内来防虫有许多不利影响,一、会使衣物气味刺鼻,同时接触过这类物质的衣物,须在穿之前在日光下晒晒一段时间,使深入衣服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掉,以免危害身体;二、如“卫生球”易挥发,挥发出来的物质能与合成纤维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衣料受损或者降低纤维强度,甚至把化学织物溶化成一个个细小的空洞。因此,间接使纤维本身具有防虫性能可以简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具有长效防虫性能的氨纶产品,使产品常规物性指标与同规格产品基本一致,使纤维具有长效防虫性能,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但由于现有氨纶的制备工艺的限制,一般纺丝甬道的温度较高——250℃左右,一些物料的沸点较低,就会直接在甬道中挥发出来,从而造成物料的失效,而2-莰酮的沸点只有204℃,因此,它不能直接添加使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通过设计合成得到一种“核-壳”结构的物质,外层是壳聚糖,2-莰酮被包裹在内部。把这种物质磨成粉剂,过滤网后再加入到聚氨酯脲原液中。在原液中添加一定量防虫功能助剂,其不会破坏高分子结构,不会对氨纶丝本身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长效防虫性能的氨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预聚物的制备:在预聚罐中依次加入溶剂与聚醚,然后按照设定的NCO/OH比例,加入二异氰酸酯;预聚反应温度控制为40~50℃,反应时间为90~150min,反应过程中氮气保护,得到预聚物溶液;
2)将得到的预聚物溶液移送至扩链罐中,充分搅拌溶解;
3)然后将扩链罐降温至-5~15℃时,缓慢加入扩链胺溶液,反应完成得到聚氨酯脲溶液;
4)添加防虫助剂和辅料助剂,搅拌2~8h,制得聚氨酯脲纺丝原液;
5)聚氨酯脲纺丝原液通过计量泵输送,经纺丝组件、纺丝甬道、卷绕机,进行纺丝作业制得氨纶。
其中,
所述步骤1)中聚醚是分子量为1000-3000的聚四氢呋喃;所用的二异氰酸酯指的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所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DMF。
所述步骤1)中异氰酸酯基团NCO与聚醚二元醇中的羟基OH摩尔比为1.50~2.50。
所述步骤3)中扩链胺溶液,里面包含的扩链物质主要包括:乙二胺、1,3-丙二胺、1,3-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的一种或者多种二元胺组合;所述的扩链胺溶液,里面包含的封端剂物质主要包括:二乙胺或者单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4)中聚氨酯脲纺丝原液浓度为30%wt~35%wt。
所述步骤4)所添加的防虫助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水溶性壳聚糖加到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形成质量分数1~20%水性壳聚糖的溶液;
2)将2-莰酮加到丙酮中,搅拌充分,形成质量分数为1~10%的2-莰酮的丙酮溶液;
3)将2-莰酮-丙酮溶液倒入壳聚糖-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经低温干燥,除去溶剂后,并将其碾磨成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