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501.1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漆凌君;刘伟兵;秦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结构 塑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
背景技术
单相交流塑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包含铁芯、绕组、端盖和转速信号反馈板等。其中,定子采用两个半圆形的铁芯实现绕线自动化效率高的目的,但为此需要将一根漆包线分成两段,这样一个单相交流塑封电机就至少有8个绕组线头。一般将这些绕组线头串联或并联后缠绕焊接,最终形成3个引出线头,再将这3个引出线头分别缠绕在电源线上,浸锡之后插入绝缘线槽中,之后直接注塑成塑封定子。以上将8个绕组线头串联和并联成3个引出线头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必须用绝缘胶带做好绕线接头的固定与绝缘。电机总装时再用端盖将转速信号反馈板压到塑封定子上,总装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避免了繁杂的整理线路的过程,简化了绕组的线头形成引出线焊点的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子结构,包括壳体、铁芯和多个绕组,
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一侧,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绕组的线头的焊盘,所述绕组的每个所述线头焊接在所述焊盘上,每个所述焊盘上至少连接一个所述线头,对应的焊盘间通过铜箔电连接,使得多个所述绕组形成多个串联支路,其中每个所述串联支路中至少包括两个相串联的所述绕组,多个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均连接至公共端焊点,多个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引出线焊点,所述公共端焊点和所述引出线焊点用于连接电源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所述铁芯、所述绕组和所述线路板注塑成一体,形成塑封定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转速信号反馈电路,所述转速信号反馈电路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串联支路置于所述线路板的外缘,所述转速信号反馈电路置于所述线路板的内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速信号反馈板,所述转速信号反馈板设置在所述塑封定子的转子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的形状为圆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头的数量为八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联支路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一部分所述绕组串联而形成所述第一支路,另一部分所述绕组串联而形成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公共端作为所述公共端焊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作为第一引出线焊点,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作为第二引出线焊点,所述第一引出线焊点、所述第二引出线焊点和所述公共端引出线焊点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塑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封电机为抽头调速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通过线路板将多个绕组的线头形成引出线焊点和公共端焊点,引出线焊点及公共端焊点连接至电源线,免去了缠绕及整理线路的过程,便于实现机械手拿住线头连接到线路板上的动作,简化了接线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的铁芯拼合前的绕组走线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的铁芯拼合后的绕组走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定子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定子结构的总装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定子结构的总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塑封电机一实施例的总装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及塑封电机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子包括壳体、多个绕组1、铁芯3、线路板2和端盖7。其中,多个绕组1分别绕设在两个半圆形的铁芯3上,如图1所示,两个铁芯拼合前,绕组的线头11的数量为8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