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方位全覆盖三维可控源电磁数据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125.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7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展翔;余刚;唐必晏;何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地址: | 0727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位 覆盖 三维 可控 电磁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新型多场源激发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具体是一种四方位全覆盖三维可控源电磁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地电磁勘探利用天然场源,因此不需要考虑场源的布设。目前广泛应用的可控源声频电磁勘探方法和长偏移瞬变电磁勘探方法等可控源电磁法都只布设一个激发场源,只能在场源附件一定范围内接收,当一个场源的激发能量不能满足接收点信号的性噪比要求时,才选择合适位置重新布设场源。单一激发场源的信号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不同位置或方位的激发场由于地层结构岩性差异影响,致使电磁场传输过程不同,在接收点会产生明显差异;第二,离场源远近不同,通过地面、空中和地下到达接收点的场信号成分差别很大,即照明度不同,因此,接收点的场源特性存在差异,比如近区,主要为地下直达波场,而远区主要为从地面或空中传播的平面波,因此,接收到的信号严重受非勘探目标影响,在近区和远区之间还存在过渡区,其电磁场特性更为复杂;因此,传统可控源电磁法勘探常常因为场源效应不能很好消除其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产生错误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针能够弥补场源之间信号差异,使测点信号相对均匀,有效消除或压制场源效应产生的差异或误差的四方位全覆盖三维可控源电磁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围绕勘探目标在地面布设四个互相正交的水平激发场源A1B1、A2B2、A3B3、A4B4,四个场源首尾相接形成正方形(或矩形),水平激发场源的四个角点设置为接地点,布设四个接地电极,在四个互相正交的水平激发场源内围绕的正方形或矩形内布设接收测网,组成四方位全覆盖激发场源和矩形中间接收的三维采集。
所述的接收测网密度(测点间距)为25-200米,每个测点布设一个采集站,采集站是单道或2道或3道或4道或5道,测量五分量电磁场或其中某几个分量,五个分量分别是与激发场源平行和垂直的水平电场分量Ex、Ey,水平磁场分量Hx、Hy和垂直于地面的磁场Hz。
如果勘探目标走向长度大于5-8km,则可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个四方位全覆盖激发场源,每两个四方位全覆盖激发场源之间要重叠20%面积。
所述的四个互相正交的水平激发场源为正方形或矩形。
所述的水平激发场源A1B1与A2B2共用一个接地点,B1与A2是接在同一个接地点上;A2B2与A3B3共用一个接地点,B2与A3是接在同一个接地点上;A3B3与A4B4共用一个接地点,B3与A4是接在同一个接地点上;A4B4与A1B1共用一个接地点,B4与A1是接在同一个接地点上。
所述的水平激发场源边长比勘探目标长度大10-30%,最大为10km。
本发明克服了常规方法中,单一激发场源的信号存在一系列问题,能够明显改善照明度,使测点信号相对均匀,有效消除或压制场源效应产生的差异或误差,特别是为电磁数据处理方法完善和改进提供了新的方向,将给可控源电磁勘探带来突破性的效果,形成一种全新的电磁勘探技术。
附图说明
图1可控源电磁勘探四方位全覆盖激发采集布设图;
图2可控源电磁勘探四方位全覆盖激发采集实例1;
图3两个重叠的四方位覆盖激发场采集实例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可控源电磁勘探四方位全覆盖激发采集布设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