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及其溶解度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8559.0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辉;唐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G01N30/00;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 蟛蜞菊 内酯 方法 及其 溶解度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分离提纯领域及基础物性测定领域,涉及一种从墨旱莲中提取制备大剂量高纯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并测定了利用新方法所制备的蟛蜞菊内酯产品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的溶解度数据。
背景技术
蟛蜞菊内酯为灰黄色粉末,熔点315℃,分子式C6H10O7,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DMSO中的溶解度为14mg/ml。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结构式如下:
蟛蜞菊内酯是一种从墨旱莲分离出的香豆草醚类成分,具有滋肝补肾、凉血止血、抗炎、抗干细胞毒作用及抗肿瘤作用。从植物中提取、分离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大多以醴肠地上干燥部分粉碎,有机溶剂室温或加热提取,减压浓缩,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在中弱极性部位色谱法分离、提纯得蟛蜞菊内酯。
蟛蜞菊内酯的溶解度数据首先为医用给药及药物在体内吸收提供了数据依据,其次从植物中提取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的溶解度数据,对于该工艺过程中溶剂选择、用量及纯化过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现有文献中公开提取蟛蜞菊内酯的方法较为局限,多是采用加热回流或渗漉提取,然后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制得。如钟显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墨旱莲中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及总皂甙工艺优化研究”,该文献采用的方法是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浸膏,上大孔树脂柱,30%乙醇的水溶液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干;氯仿溶解,上硅胶柱,甲醇-水(90:10)洗脱,浓缩洗脱液;浓缩液过SephadexLH-20凝胶柱纯化得蟛蜞菊内酯产品。该方法步骤繁多,操作复杂,反复浓缩能耗大,SephadexLH-20凝胶柱成本高,多次柱层析周期长,并且该方法制备量小只适用于检测分析而无法用于测定产品溶解度数据。再如吴疆等发表的“墨旱莲的化学成分研究”,该文献公开的方法是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无醇,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分别用硅胶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该方法通过重复上柱制得产品,同样存在制备量小无法测定溶解度数据、周期长、能耗较大、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文献都未提及所得产品纯度。
现有专利中,如李闯创等公开的“一种制备蟛蜞菊内酯的方法”(专利号CNI566116A),采用的是化学全合成的方法制得蟛蜞菊内酯,该专利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两个关键中间体,两中间产物再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氮基成环反应得到蟛蜞菊内酯,该合成方法中的关键中间体不易制得,合成成本高,操作工艺繁琐,中间产物难以去除,产品蟛蜞菊内酯纯度低且合成蟛蜞菊内酯与天然蟛蜞菊内酯相比较活性低。Wagner等就从墨旱莲中提取分离蟛蜞菊内酯的方法申请德国专利,该技术为甲醇浸泡提取,浓缩得浸膏,乙酸乙酯部位经C18反相HPLC梯度洗脱分离得到蟛蜞菊内酯,该技术C18反相HPLC成本高,且制备量小,同样存在无法完成对溶解度基础数据的测定。
通过文献检索,未见蟛蜞菊内酯溶解度的测定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制备大量高纯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并测定了利用新方法所制备的蟛蜞菊内酯产品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填补了蟛蜞菊内酯热力学基础数据的空白。
该方法通过亚临界萃取-柱层析-溶析结晶制备蟛蜞菊内酯,操作简单,可以缩短提取时间、减少溶剂用量、降低能耗,同时可以提高提取物收率、纯度和产量。所得产品可以用于完成溶解度数据的测定,为医用给药提供数据,特别是为蟛蜞菊内酯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溶析结晶操作单元提供技术指导。此技术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具有工业化的意义。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取蟛蜞菊内酯的方法,提出了将墨旱莲采用亚临界萃取釜提取。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亚临界萃取:将墨旱莲全草,装入滤框中,在亚临界萃取釜中,用有机溶剂萃取,固液比为1:10~1:25;将所得萃取液投入溶剂回收釜,回收溶剂,得到黑绿色浸出液的取物质;
2)分离:将萃取物质用热水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20;将浓缩液与硅胶混合,待溶剂挥干,样品吸附在硅胶上,拌样硅胶成粉末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植物枝条枝刺专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工带锯机的靠尺微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