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多功能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7026.0 | 申请日: | 201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太英;付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太英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29C69/00;B29C47/06;B29C5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多功能 聚酯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包装薄膜制造技术,其涉及一种改性多功能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PET)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同时,是一种高分子塑料薄膜,因其综合性能优良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量和技术水平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仍需依靠进口。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但聚酯薄膜的价格较高,一般厚度为0.12mm,常用做蒸煮包装的外层材料,印刷性较好。更由于聚酯薄膜的复杂性和难判断,给海关的监管带来不少的困难。
近年来包装市场特别是家用电器、灯饰照明、服装饰品、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对抗静电聚酯薄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外抗静电聚酯薄膜还广泛应用在广告标牌、公路运输、安全防护工业、电气工业以及用作标签等。因此开展抗静电聚酯薄膜的研制,可极大提升我国聚脂薄膜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多功能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改性多功能聚酯薄膜,表层为改性PEN聚酯,中间层为改性聚酯,底层为改性PEN聚酯。
所述的中间层厚度占60~80%,表层厚度占10~20%,底层厚度占10~20%。
一种改性多功能聚酯薄膜,包括以下步骤:
(1)表层、底层的聚酯原料切片混合后与中间层的聚酯切片分别送入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设备(即三层共挤双向拉伸生产线);
(2)将表层、底层与中间层的聚酯原料切片在260~280℃挤出熔融,熔体经过30℃以下冷却铸片生成PET片材;
(3)铸成的PET片材经过80~100℃预热纵向拉伸和35℃以下温度冷却定型;
(4)PET片材再通过86~110℃预热横向拉伸和150~200℃定型结晶处理;
(5)最后经过牵引除去废边、电晕处理、检测厚度再进行收卷卷取制得厚度23um~75um的抗静电聚酯薄膜。
所述的中间层,由主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挤出;表层和底层由辅助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所述的主挤出机及两台辅助挤出机挤出的材料质量比为50~70∶15~25∶15~25。
一种复合聚酯薄膜,表层为改性PEN聚酯,中间层为改性聚酯和大有光聚酯,底层为改性PEN聚酯。
所述的中间层为改性聚酯和大有光聚酯,二者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的中间层厚度占60~80%,表层厚度占10~20%,底层厚度占10~20%。
一种复合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表层、底层的聚酯原料切片混合后与中间层的聚酯切片分别送入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设备(即三层共挤双向拉伸生产线);
(2)将表层、底层与中间层的聚酯原料切片在260~280℃挤出熔融,熔体经过30℃以下冷却铸片生成PET片材;
(3)铸成的PET片材经过80~100℃预热纵向拉伸和35℃以下温度冷却定型;
(4)PET片材再通过86~110℃预热横向拉伸和150~200℃定型结晶处理;
(5)最后经过牵引除去废边、电晕处理、检测厚度再进行收卷卷取制得厚度23um~75um的抗静电聚酯薄膜。
所述的中间层,由主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挤出;表层和底层由辅助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所述的主挤出机及两台辅助挤出机挤出的材料质量比为50~70∶15~25∶15~25。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多性能的聚酯薄膜,表层为改性PEN聚酯,中间层为改性聚酯和大有光聚酯,底层为改性PEN聚酯。
所述的中间层为改性聚酯,水溶性聚酯和大有光聚酯,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
改性聚酯 30~50%
水溶性聚酯 5~10%
大有光聚酯 余量
所述的中间层厚度占70~80%,表层厚度占10~15%,底层厚度占10~15%。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多性能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太英,未经沈太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