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6231.5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强;殷超越;吕晶;丁荣;陈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83/05;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 外墙 保温 岩棉板 改性 环氧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岩棉板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防火性能佳的优势,但其强度低与吸水性强影响着材料的使用范围与耐久性。现有的岩棉板主要通过酚醛树脂进行纤维粘合,但强度与吸水性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多出现建筑物表面涂层起泡(鼓)、龟裂、剥落,导致保温层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岩棉板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强度与憎水性的专用改性环氧树脂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所述改性环氧树脂胶组分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硅烷、稀释剂、聚有机氢硅氧烷、固化剂、以及水,其质量比为:1:(0.02~0.03):(0.06~0.07):(0.03~0.04):(0.29~0.31):(0.15~0.17)。
所述环氧树脂为:E44环氧树脂或E51环氧树脂。
所述稀释剂为甲醇、二丁脂、丙酮、无水乙醇、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
所述固化剂为尿素、聚酰胺、芳香胺、脂环胺、或曼尼期碱。
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或聚己二酸己二胺。
所述芳香胺为EN71-9芳香胺。
所述脂环胺为TAC-900脂环胺。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照质量比为1:(0.02~0.03):(0.06~0.07):(0.03~0.04):(0.29~0.31):(0.15~0.17)取环氧树脂、乙烯基硅烷、稀释剂、聚有机氢硅氧烷和固化剂,以及水,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加热,再调节pH值至7.5-7.8,调节pH值过程中温度控制在75-85℃,当呈现白色胶体时,立即降温至50℃以下,得到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
采用氨水调节pH值。
所述混合均匀进行加热时,温度为70℃。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环氧树脂胶进行改性,所制备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水的配比可达1∶3。可使喷胶棉的制品结合得均匀,强度比通常使用的岩棉胶强度高、稳定性好、环保性佳,不仅可以是岩棉保温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功能,更能提高保温层强度,延长保温层使用寿命。与传统的用在岩棉中的酚醛树脂相比,有较高的内聚力,而且产生很强的粘附力、化学性能稳定、隔热、耐水的优点,且该改性环氧树脂胶无甲醛污染,符合环保需求,该树脂主要用于外墙保温专用岩棉板的生产,能够提高外墙外保温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制备方法,通过过对环氧树脂胶进行改性,所制备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使喷胶棉的制品结合得均匀,强度比通常使用的岩棉胶强度高、稳定性好、环保性佳,不仅可以是岩棉保温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功能,更能提高保温层强度,延长保温层使用寿命,并且该制备方法简单,由于没有利用甲醛,因此绿色环保,对人体伤害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目前使用的岩棉粘接胶强度低、憎水性弱,不利于岩棉板作为外墙保温材料使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能够提高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强度与憎水性的专用改性环氧树脂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岩棉板的改性环氧树脂胶中,所述改性环氧树脂胶组分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硅烷、稀释剂、聚有机氢硅氧烷、固化剂、以及水,其质量比为:1:(0.02~0.03):(0.06~0.07):(0.03~0.04):(0.29~0.31):(0.15~0.17)。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为:E44环氧树脂或E51环氧树脂,所述稀释剂为甲醇、丙酮、无水乙醇、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所述固化剂为脲素、脂肪胺、聚酰胺、芳香胺、脂环胺、或曼尼期碱。具体制备过程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