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579.2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耿;王文俊;刘伟峰;顾冬生;王博远;张明轩;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4/659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烯烃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向搅拌釜式反应器内加入有机溶剂、α-烯烃共聚单体、助催化剂、主催化剂以及乙烯,反应温度和压力高于有机溶剂的超临界温度和超临界压力,以有机溶剂体积计,所述的主催化剂的浓度为1~100 μmol/L,所述的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5~10000:1,乙烯的进料浓度为0.1~20 mol/L,所述的α-烯烃共聚单体与乙烯的进料摩尔比为0.01~25:1,所有物料在反应釜内的停留时间控制在2~120 min,α-烯烃共聚单体和乙烯在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共聚,得到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在3000~1000000 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在1.0~7.0,共聚物中α-烯烃的摩尔含量在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可以是间歇聚合、半连续聚合或连续聚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为正丁烷、异丁烷、环丁烷、正戊烷或异戊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烯烃共聚单体为3~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带支链的α-烯烃,优选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催化剂选自甲基铝氧烷化合物、改性的甲基铝氧烷化合物、三(五氟苯基)硼化合物、三苯基碳鎓四(五氟苯基)硼化合物、N,N-二甲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化合物、三异丁基铝、三甲基铝。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催化剂为单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或后茂金属催化剂,优选二苯基碳桥基-环戊二烯基-笏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碳桥基-环戊二烯基-(2-二甲胺基-笏基)二氯化锆、双[2-(3',5'-二叔丁基苯基)-茚基]二氯化锆、双环戊二烯基-双苯氧基锆、乙烯基-双茚基-双苯氧基锆、双(亚水杨基-苯亚胺基)二氯化钛、[N-(3,5-二叔丁基亚水杨基)-2-二苯基磷基苯亚胺]三氯化钛、二甲基硅桥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硅桥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氨基-二甲基钛、二甲基硅桥基-3-吡咯基茚基-叔丁基氨基-二甲基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基苯氧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二氯化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温度必须高于有机溶剂的超临界温度,优选135~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压力必须高于有机溶剂的超临界压力,优选3.4~12 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5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