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0434.3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珠;王伟;高博;赵夫涛;李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浙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覆 掺杂 改性 锂离子电池 三元 复合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可溶性锂盐、镍盐、钴盐、锰盐、掺杂金属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形成均匀透明的混合溶液;按锂、镍、钴、锰、掺杂金属摩尔比为1:x:(y-a):(1-x-y):a溶解在水中,其中0≤x≤0.8,0.1≤y≤0.6,0.1≤x+y≤1;
(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酸作为金属离子螯合剂,加入的有机酸为柠檬酸、尿素、醋酸铵、六亚甲基四胺或肼中的一种;有机酸的加入物质的量与金属离子总物质的量之比为0.5:1~2.0:1;
(3)、加入氨水溶液,调节溶液PH至5.5~11,不断搅拌至形成均一溶液;
(4)、将(3)中所述溶液移入蒸发皿内并置于电炉上,随着电炉加热至溶液蒸发沸腾到临界点后迅速自燃;然后在600~950℃下热处理6~14小时,最后得到碳包覆掺杂改性三元LiNixCoy-aMn1-x-yMaO2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掺杂改性三元材料碳包覆分为两个方法:
方法一、在配置溶液即步骤(2)中直接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
方法二、碳源在热处理过程及步骤(4)中引入,即将改性三元材料热处理预定一半时间即2~7小时,再将材料与碳源机械混合1小时,热处理预定另一半时间即2~7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改性为阳离子掺杂,掺杂金属元素为Al、Mg、Ti、Zn、Fe、Cu、Cr、Ce、Sm、Tb的一种,其中掺杂含量为0≤a≤0.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过程中保持镍锰含量不变,对Co2+离子进行取代,制备的正极材料可用LiNixCoy-aMn1-x-yMaO2表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杂金属盐为硝酸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锂盐为硝酸锂、醋酸锂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镍盐为硝酸镍、醋酸镍的一种;可溶性钴盐为硝酸钴、醋酸钴的一种;可溶性锰盐为硝酸锰、醋酸锰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葡萄糖、淀粉、聚乙烯醇的一种,包覆碳含量为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浙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浙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4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水性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下一篇:移动式桥梁墩柱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