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马活性糖蛋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9587.6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健;宿宇婷;姜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1/36;C07K1/30;C07K1/14;C07K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马 活性 糖蛋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蛋白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海马活性糖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属于药食同源类生物,是名贵的海洋滋补药物,在我国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称,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005《中国药典》收载原动物主要有五种: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 histrix Kaup、大海马H. kuda Bleeker 、三斑海马H. trimaculatus Leach或小海马(海蛆)H. japonicus Kaup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及内脏,晒干。
海马药用历史悠久,历代古医籍及我国药典历次版本一部(中药部分)均有收载。公元739年,《本草拾遗》古医籍中陈藏器首次使用海马之名;《神农本草》古医籍中记载:海马性温、味甘、无毒,具有强身补肾、舒筋活络、止痛止血、退热生肌、强心明目、祛疾止喘、夫人催生等功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意,故难产及阳虚房中方术多用之,具有暖水脏、壮阳道之功能。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海马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化学活性成分,含有大量的镁、钙,其次为锌、铁、锶、锰,少量的钴、镍、铜和铬,还含有大量的硬脂酸、胆甾醇、胆甾二醇,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较高,其中多烯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较为丰富。海马具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症积等。目前对海马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微量元素、磷脂、脂肪酸和甾体类等,对水溶性组分的研究较少,所以海马水溶性组分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海马的认识更加完整。
海洋拥有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生物异于陆生生物所特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具有特异的高活性、高药效。近年来对海洋药物的研究越发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糖蛋白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活性。糖蛋白涉及细胞的定向归巢、糖蛋白毒素及激素作用机制,可使药物选择性地集中到病灶,提高药效,而不影响正常组织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不良反应。海马蛋白质含量丰富,高达70%左右。现代科学已证明80%以上的蛋白质都是糖蛋白,包括许多酶、激素、毒素、载体蛋白、免疫球蛋白、结构蛋白、凝集素、受体、粘液组分等,甚至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纯”的多糖,如糖原和纤维素,亦含有少量共价结合的蛋白质。目前,国内外对海马糖蛋白的制备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快速并能保持糖蛋白活性的海马糖蛋白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马活性糖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马前处理:将海马洗净冻好后,于-40℃下冷冻干燥48-72h,再用粉碎机粉碎,然后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脱除脂肪酸,得到脱脂海马粉;
(2)海马糖蛋白提取:将步骤(1)得到的脱脂海马粉与NaCl浓度为0~0.25mol/L的浸提液按(10~35)g:1mL的比例混合于锥形瓶中摇匀后,首先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20min,再置于水浴锅中于30℃~80℃下浸提1~6h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海马糖蛋白混合溶液;
(3)海马糖蛋白粗纯化:将步骤(2)得到的海马糖蛋白溶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得到糖蛋白样品液,将糖蛋白样品液采用Sevage法除游离蛋白,脱蛋白一次,4℃静置过夜,弃下层游离蛋白层;收集上层糖蛋白溶液,进行乙醇分级沉淀,然后将沉淀收集,将沉淀用丙酮、乙醚各洗涤2次,然后用蒸馏水复溶至8-12mL,再用3500Da透析袋透析72h脱盐,冷冻干燥,得到海马糖蛋白粗纯品。
步骤(1)中所述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进行脱脂的条件为:载气为高纯度CO2,萃取压强35MPa、萃取时间135min、萃取温度58℃、分离釜温度80℃、CO2流量15L/h,其中萃取时间依次由动态萃取10min和静态萃取125min组成。
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条件为:超声功率500W,超声时间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