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793.5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73 | 分类号: | A61B5/1473;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皮微针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经皮微针阵列贴布,用以量测皮下目标分子的浓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微针单元,至少包含排列于该基板上的一第一微针组和一第二微针组,该第一微针组作为工作电极,该第一微针组的所述微针以阵列形式排列于该基板上,该第二微针组作为参考电极,每一微针组至少包含一微针,该第一微针组包含至少两薄片,每一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穿孔,该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突刺,其中一薄片上的穿孔供其余的薄片上相对位置的穿孔边缘的突刺穿过,且所述突刺互相分离;
一信号处理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该第一微针组和该第二微针组电性连接;及
一电源单元,供应工作电源予该经皮微针阵列贴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由一第一薄片和一第二薄片叠置而成,该第一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一突刺,及该第二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二突刺,该第二突刺穿过该第一薄片上相对位置的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一突刺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由一第一薄片、一第二薄片和一第三薄片叠置而成,该第一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一突刺,该第二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二突刺,及该第三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三突刺,该第二突刺和该第三突刺穿过该第一薄片上的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一突刺呈三角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由一第一薄片、一第二薄片、一第三薄片和一第四薄片叠置而成,该第一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一突刺,该第二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二突刺,该第三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三突刺及该第四薄片上至少设置一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边缘设置有一第四突刺,该第二突刺、该第三突刺和该第四突刺穿过该第一薄片上的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一突刺呈四角锥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的每一突刺包含一尖端部及一基底,其中一薄片上的穿孔经其余的薄片上相对位置的穿孔边缘的突刺穿过后形成的该微针的所述尖端部的顶部不在同一高度。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的每一突刺包含一尖端部及一基底,其中一薄片上的穿孔经其余的薄片上相对位置的穿孔边缘的突刺穿过后形成的该微针的所述尖端部的顶部具有同一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针组和该第二微针组的微针借由冲压或蚀刻工艺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的内表面上涂有感测高分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的外表面上涂有抗皮肤过敏的药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试纸片,安置于该第一微针组与该基板之间,该试纸片包含一导电层及位于该导电层上的多个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上涂布感测高分子,且与该第一微针组上的该穿孔对齐。
11.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该感测高分子是抗体、适体、重组单体、醣类、葡萄糖氧化酶或羟基丁酸脱氢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的材料选自不锈钢、镍、镍合金、钛、钛合金、纳米碳管或硅材料,且于表面沉积具有生物兼容性的金属。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的材料为树脂,且于表面沉积具有生物兼容性的金属。
14.一种经皮微针阵列贴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权利要求1的基板及微针单元;
于微针单元的第一微针组的突刺表面沉积具有生物兼容性的一金属层;
形成一自组装单层于该金属层上;
于该自组装单层上接合抗体或适体;及
施加阻隔分子,填补未接上抗体或适体的自组装单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皮微针阵列贴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于金属层中混合纳米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7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听诊系统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测评肢体段动脉容积变化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