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及其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8014.1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闫万钦;胡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亿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导热 助剂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液助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还涉及这种导热液助剂。
背景技术
水可以作为导热液使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导热效率较差。
利用有机物例如乙醇、丙酮,也可以作为导热液,但是长期使用其具有容易变质的缺点,并且导热效率也不是很好。
无机盐类的水溶液也可以作为导热液使用,但是这样的导热液具有容易腐蚀管道、减少电热器使用寿命的缺点。
现有技术中,还有许多导热液,这些导热液要么具有成本高的缺点,要么具有导热效率低的缺点,不能满足散热器导热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添加到导热液中,能够使导热液的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经久耐用的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导热液助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取6—8份的镍粉、3—5份的碳粉、0.9—1.1份的钴粉、0.4—0.6份的锆粉、0.6—0.8份的钛粉、1.3—1.6份的锰粉、14—16份的铜粉、4—6份的重络酸钾,9—11份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400目,这些物质混合而成。
较好的,所述的各种物质的比例是:按重量取7份的镍粉、4份的碳粉、1份的钴粉、0.5份的锆粉、0.7份的钛粉、1.5份的锰粉、15份的铜粉、5份的重络酸钾,10份的硫酸钾。
最好的: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
所述的小于2400目即比2400目还要细,所述的小于2800目即比2800目还要细。
本发明还要保护上述方法制成的导热液助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配制方法制成的助添,添加到导热液中,能够使导热液的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经久耐用的优点,这样的助剂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所述的各种物质重量比例进一步限定,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小于2800目,具有效果更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取6克的镍粉、3克的碳粉、0.9克的钴粉、0.4克的锆粉、0.6克的钛粉、1.3克的锰粉、14克的铜粉、4克的重络酸钾,9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求是24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一导热液助剂A32.9克。
实施例2
按重量取8克的镍粉、5克的碳粉、1.1克的钴粉、0.6克的锆粉、0.8克的钛粉、1.6克的锰粉、16克的铜粉、6克的重络酸钾,11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是245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二导热液助剂B50.1克。
实施例3
按重量取7克的镍粉、4克的碳粉、1克的钴粉、0.5克的锆粉、0.7克的钛粉、1.5克的锰粉、15克的铜粉、5克的重络酸钾,10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5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三导热液助剂C44.7克。
实施例4
按重量取6克的镍粉、3克的碳粉、0.9克的钴粉、0.4克的锆粉、0.6克的钛粉、1.3克的锰粉、14克的铜粉、4的重络酸钾,9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8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四导热液助剂D32.9克。
实施例5
按重量取8克的镍粉、5克的碳粉、1.1克的钴粉、0.6克的锆粉、0.8克的钛粉、1.6克的锰粉、16克的铜粉、6克的重络酸钾,11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要是290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五导热液助剂E50.1克。
实施例6
按重量取7克的镍粉、4克的碳粉、1克的钴粉、0.5克的锆粉、0.7克的钛粉、1.5克的锰粉、15克的铜粉、5克的重络酸钾,10克的硫酸钾,以上物质细度都是2850目,混合而成,制成第六导热液助剂F44.7克。
取内部直径是1厘米,壁厚是1毫米、长度是86厘米的铜管,铜管里面盛装50克丙酮,丙酮作为导热液,分别加入上述助剂0.5克,这时添加助剂的用量是导热液重量的1%,制成具有助剂的导热液,另外,再在一个铜管内只装纯净的丙酮(即不添加任何助剂,作为对比),先使铜管、及内部的导热液保持20度的温度,再将各铜管的一端5厘米分别放进80度的水中,实验结果如下:
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在丙酮作为导热液中,添加本助剂可以显著的增加导热液的导热性能,并且在实施例3中进一步限定的助剂效果最好;在细度方面,细度小于2800目的材料制成在助剂效果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亿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亿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参数监控系统
- 下一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