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可挠式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7823.0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虔;邱明峻;颜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可挠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薄型可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电子装置如电视、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通过触控屏,能够将藉由人的手或者物体,来选择显示在影像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内容。触控屏可将人的手或物体的触摸位置转换为电讯号,并且,触摸对应触摸位置的指令可作为输入讯号,进而执行此指令的功能。因此,触控屏可以取代额外耦合到影像显示设备的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使用范围也逐渐增加。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只能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如平板电脑、平面手机等,无法满足随意形变的要求;进一步,所述触控屏需要额外设置的电源才能工作,从而限定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挠且能够自供电的薄型可挠式电子装置。
一种薄型可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设置于壳体内,以感应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一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壳体内且与所述触控模组层叠设置,以向所述触控模组提供能源,所述壳体、触控模组及所述电池模组均为可挠结构;一信息处理与存储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电连接,以将触控模组感测到的信号进行存储并转换为控制指令;一连接模组,用以与所述信息处理与存储模组及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其他电子设备。
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其中,包括一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为一可挠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一正极、一负极及一电解质封装于一封装壳体中,一碳纳米管膜贴附于所述封装壳体的表面,形成一触控模组。
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其中,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触控模组、一电池模组及一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模组、电池模组及显示模组均为可挠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向所述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提供电源,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实现数据串流。
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触控模组、一显示模组及一电池模组,所述触控模组、电池模组及显示模组均为可挠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向所述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提供电源,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实现数据串流。
与现有技术相较,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中,触控模组及所述电池模组均为可挠结构,因此使得所述可挠式电子装置可实现卷曲、扭曲等形变,再者通过将所述可挠性的触控模组及电池模组结合起来,无需其他电源即可独立工作,从而可方便的将其贴附于无电源供应的物体如墙面等表面,实现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中可挠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中碳纳米管膜的扫描电镜照片照片。
图4为图1所示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中可挠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电池模组中正电极及负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中所述触控模组及电池模组通过无线充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中可挠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可挠式电子装置与电视进行连接并进行控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稳杆件包装格挡及包含其的包装组合套件
- 下一篇:一种再生橡胶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