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底座式变压器减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7726.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树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工商宏达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底座 变压器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变压器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底座式变压器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开发区、园区,不断涌现,必然会涉及到供电问题。由于小区的规划和配套的要求,变压器进入楼内已成为一种趋势。无论干式、油浸式变压器,其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是衡量变压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天津市海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华鼎智地是一个占地161亩,建筑面积达18万m2的园区。按设计要求,整个园区的供电由一座35kv变电站和两座10kv变电站完成。其35kv变电站和两台sc10-8000/35/10干式变压器均设在一层楼面上。竣工后供电运行中发现:两台变压器因震动产生的噪音达90db以上,其后果是噪音直接影响到二层和三层(每层约400m2)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五楼都有震感。造成三层以下业主无法入住。变压器的震动和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了污染,导致室内噪声震动超标。而将变电室搬到室外,一方面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有可能受空间限制无法实施,已无可能。因此对变压器进行减震,达到消除噪音的改造,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经认定,噪音的源头是低频振动,它通过结构(墙体、楼板等构筑物)传播造成了对其他楼层的影响。由于变压器间内均铺设了隔音屏障墙面,杜绝了空气媒体传播的可能性。但因变压器间坐落在一层楼板上,其下层是旷达的车库因此楼板成为悬空层,变压器坐落在悬空层上,其震动不仅容易引起楼板的共振,而且也很便利地通过楼板和墙体向其他楼层传播。为此,只要切断变压器与结构体的连接,而直接坐落到地下室的硬地面上,才会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底座式变压器减震结构,使其振动传递到底层,而与悬空层完全隔绝,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解决了变压器的震动和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的污染,有效降低了地震对变压器的损坏。
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底座式变压器减震结构,包括底部支架、变压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固定连接托板,所述托板上方与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变压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支架上设置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变压器支架之间设有减震橡胶板,所述变压器 支架与所述减震器之间设有减震橡胶板。
所述减震器为弹簧式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的数量为12个,每个所述减震器的承载能力为2吨。
所述变压器支架为由12#槽钢和厚度为20mm的钢板组成的钢架。
所述减震橡胶板的厚度为20mm。
所述底部支架由4根Φ160*8mm钢管以Φ60mm钢管加法兰的直撑和十字撑连接,形成刚性连接。
所述托板的数量为4个。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部支架、变压器支架及减震器的设置,切断变压器与结构体的连接,使得变压器的振动传递到地面,而与悬空层完全隔绝,最终达到各楼层噪音消除噪音的目的,符合国家噪音标准。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变压器的震动和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的污染,另外该结构还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变压器的损坏。发明提出的这种减震结构是目前为止,变压器减震的最优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底部支架的俯视图;
图3问发明变压器支架与弹簧式减震器连接的侧视图;
图4为发明变压器支架与弹簧式减震器连接的俯视图;
图5为发明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部支架,2、变压器支架,3、托板,4、弹簧式减震器,5、变压器,6、减震橡胶板,7、直撑,8、十字撑,9、橡胶板,10、地面,11、楼板,12、Φ160*8mm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工商宏达总公司,未经天津市农工商宏达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构造体
- 下一篇:抗P-选择素抗体及其使用和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