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6890.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申;刘春雨;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诸如压合模、冲压模等具有上模和下模的模具,工作时,上模相对于下模作往复运动,为了避免上模的行程超过合理范围,需要设置行程限位件,当上模与行程限位件接触时,上模的运动即被阻止。另外,模具在存放状态时,为了防止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弹性元件长时间受压变形,需要设置存放限位件,该存放限位件可放置于行程限位件上,使得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防止弹性元件受力。
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行程限位件11为一块状结构,其固定于下模座上,上模运动时将与该行程限位件11的上表面相作用;存放限位件12为一圆柱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可与行程限位件11上部的凹槽相配合。存放模具时,将存放限位件12安装于行程限位件11上部即可。
然而,上述模具工作时,需要将存放限位件12取下,此时存放限位件12将占据一定的空间,致使整个模具占用较大的空间。另外,模具中通常设置有为上模和下模提供导向的导柱,模具工作行程较大,使得导柱及弹性元件的长度较长,在存放模具时,整个导柱裸露于外部环境中,容易出现导柱与外部部件干涉而发生损坏及弹性元件长时间受压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包括下模座和存放限位件,所述下模座的模腔边缘处设置有安装座,在模具工作位置处,所述存放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存放限位件为筒状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安装座为柱状结构,在模具工作位置处,所述存放限位件套装于所述安装座外部。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下模座上固定设置导柱和行程限位件,所述行程限位件上具有通孔,所述导柱上与所述下模座相固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同心安装。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存放限位件内具有导柱容置孔,且在存放位置处,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导柱容置孔内。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存放限位件为外侧面上具有环形防护槽的筒状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在存放位置处,所述存放限位件的内壁与所述导柱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导柱容置孔的高度与所述导柱上裸露于所述行程限位件之外的部分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行程限位件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存放限位件的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存放限位感应器,在模具工作位置处,所述存放限位感应器与所述存放限位件相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包括下模座和存放限位件,下模座的模腔边缘处设置有安装座,在模具工作位置处,存放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座上。相比于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模具采用安装座将存放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模腔边缘处,以此将存放限位件置于整个模具的固有空间内,进而省去用于另外放置存放限位件的空间,从而减小整个模具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典型的行程限位件和存放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在存放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在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行程限位件,12-存放限位件;
21-存放限位件,22-安装座,23-行程限位件,24-存放限位感应器,30-上模座,31-下模座,32-导柱,33-压料芯,34-工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2-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具体可以是压合模、冲压模、包边模等,尤其适合包边模,其包括上模座30、压料芯33、工作组件34、下模座31、存放限位件21、安装座22和行程限位件2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状物的非接触成分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浆滤水性能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