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冶炼含钒钛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6276.4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潘炳利;张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邢伟;谭昌驰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冶炼 钛铁矿 更换 渣口小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冶炼含钒钛铁矿时的更换破损渣口小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生产中采用的渣口小套通常是用青铜或紫铜铸成的空腔式水套,炼铁炉渣从渣口小套中流出,空腔内通水冷却。由于渣口小套处于高温条件下工作,长期与带铁的炉渣接触,受到高温炉渣和铁滴的冲刷和侵蚀,高炉正常生产时,渣口小套因受到冷却水的保护而不易损坏,但是当炉况不顺,炉缸工作不活跃,以及渣中带铁多时渣口小套与铁滴接触面积增加时,使得渣口小套表面局部热量集中,当其温度升高到渣口小套材质的熔点以上时便会导致渣口小套被熔损。现有技术中,冶炼普通矿时若发现渣口小套破损,通常采用休风更换,而对于钒钛磁铁矿冶炼过程中出现渣口小套破损时的更换方法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时渣口小套破损的更换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炉渣中的TiO2不小于10wt%时,在减风状态下将破损的渣口小套换下并将新的渣口小套换上;当炉渣中的TiO2小于10wt%时,在休风状态下将破损的渣口小套换下并将新的渣口小套换上。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炉渣中的TiO2不小于10wt%的情况下,更换渣口小套包括以下步骤:
渣口小套破损后,逐渐关闭堵渣机的压缩空气,以便于炉渣与堵渣机堵头接触的部分形成凝渣层;将堵渣机堵头与渣口小套分离,若发现渣口小套内的凝渣是红热的,立即对渣口打水冷却,以避免炉渣从渣口流出;渣口小套破损至少5个小时后开始更换渣口小套,并且在开始更换渣口小套前开始减风;将渣口小套拉出换下,若发现渣口小套尾部的凝渣是红热的,立即对渣口打水冷却,以避免炉渣从渣口流出;对渣口内的残渣进行清理以保证新渣口小套能够装入,在清理残渣的过程中需确保凝渣层的厚度足以能阻止炉渣流出;将新渣口小套换上完成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风步骤将热风压力减小至40~50KPa。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渣口内的凝渣进行清理的步骤采用氧气管和天然气管同步混合燃烧的方式熔化凝渣。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打水冷却的时间均为3~5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关闭堵渣机的压缩空气并间隔10~15分钟,再将堵渣机的堵头与渣口小套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清理残渣的过程中,若发现渣口内的凝渣层现刺眼的红色,立即停止清理并对渣口进行打水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钛磁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含钒钛铁矿为钒钛磁铁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含钒钛炉渣的特性制定了相应的渣口小套更换方法,缩短了更换处理时间,同时避免了渣口烧漏带来的事故。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高炉冶炼含钒钛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
高炉冶炼含钒钛铁矿(例如,钒钛磁铁矿)和普通铁矿有很大区别,例如,含钒钛的炉渣的流动性较普通高炉渣差,这是因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时,渣中TiO2在炉内还原气氛下,过还原生成了高熔点的低价钛化合物,使得炉渣变稠。发明人根据含钒钛炉渣的特性,提出了适合高炉冶炼含钒钛铁矿时更换渣口小套的方法,即当炉渣中的TiO2不小于10wt%时,在减风状态下将破损的渣口小套换下并将新的渣口小套换上。当炉渣中的TiO2小于10wt%时,由于炉渣的流动性相对较好,容易出现渣口穿漏,因此需要在休风状态下将破损的渣口小套换下并将新的渣口小套换上。这里,减风是指高炉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减小至低于正常风量的80%,休风是指高炉送风系统停止送风,即风量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平装置
- 下一篇:热镀锌钢管的钝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