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以及具有能量转换装置的建筑物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972.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海兵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5 | 分类号: | H01L31/0525;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能量 转换 装置 以及 具有 建筑物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尤其还涉及一种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追求舒适物质生活时所消耗的能源大量采用的是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这些常规能源在使用中对不但地球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为了满足物质生活追求而又不影响环境,人们就在不断研发和探讨采用如“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目前传统的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有以下几种:晶体硅太阳能发电模组、晶体硅太阳能双面玻璃发电模组、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及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等。但是这些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普遍存在太阳能转换单一、利用率低、实际应用损耗大、装置使用寿命短、安装材料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占用大量资源、安装位置有局限等缺点。
在一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0101428615,名称为“一种同步产生并输出电能和热能的太阳能利用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其包括透明盖板、吸热体、汇集管、隔热保温层、壳体、机架及热利用辅助装置,还具有太阳能光伏电源的基本结构,包括硅太阳能电池及电极引线,所述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壳体内装有太阳能发电集热板,该板由太阳能吸热板芯和太阳能发电兼集热板芯组成,或者全部由太阳能发电兼集热板芯组成;该太阳能发电兼集热板芯的结构为,采用全胶密封式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技术,通过导电互连条相互规则的连接在一起的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粘接层紧密地封装式贴附在吸热金属板的向阳采光面上,连接有对外电极引线;所述吸热金属板为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其背阳阴面上可卸性地装有能与汇集管连接在一起的传热工质通道金属管;壳体内具有配套的密封式隔热保温层,透明盖板与硅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有效间距h为15~25mm;壳体上装有电源接口。
上述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虽然能够将太阳能同时转换输出电能和热能,但是由于其背面采用金属壳体进行支撑。由于金属壳体具有较强的导热性和散热性,因此会产生一部分热量的散失,由此也必然会减少同步输出的热能,降低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由于金属壳体不具有保温性,因此金属壳体也无法直接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其能够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能量转换模块,所述能量转换模块包括集热板、固设在所述集热板上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固设在所述集热板上且与所述集热板相热耦合的集热管,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与所述集热管分别位于所述集热板的相对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包括玻璃面板、玻璃背板、边框,所述边框分别与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玻璃背板相密封连接以围构成一密闭的腔室,所述能量转换模块容置于所述腔室中,所述能量转换模块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面朝向光侧的所述玻璃面板,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玻璃背板处的两个光伏接线盒相电连,所述集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玻璃背板处的两个导流接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边框包括构成“回”字形的金属边框件、套设在所述金属边框件外的第一硅基结构胶,在所述金属边框件分别与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玻璃背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在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与所述集热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膜。
优选地,所述密封胶包括丁基胶和第一双面胶条,所述丁基胶位于所述第一双面胶条的外侧,所述丁基胶紧邻于所述第一硅基结构胶。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两个能对接套设在所述集热管外的集热管卡、穿设在所述集热管卡上的撑管,所述撑管与所述边框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撑管与所述边框之间还设置有固定座、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相插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聚四氟乙烯管和撑管相依次套接。
优选地,所述玻璃背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穿设在所述通孔内的接线柱,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与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接线柱相焊接固定,第一固定螺母与位于所述腔室外的接线柱相固定连接,在所述接线柱上从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电子硅胶和电子灌封胶,在所述接线柱与位于腔室的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双面胶条,在所述接线柱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硅基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海兵,未经程海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