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943.1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超;李聪;杨雨生;时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22 | 分类号: | B65D9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油罐车 防侧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油罐车罐体中加有若干纵板,纵板的数量至少为六块,纵板将油罐车分为若干个舱;将油液从油罐车罐体的注油口加入,油液流入到第一层纵板上,随着油液的积累,当第一层纵板上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的导通数值时,第一层纵板上打开一个通道口,第一层纵板上的油液通过此通道口流入到第二层纵板上;
b.第二层纵板上的油液压力达到预设的导通数值后,第二层纵板上的油液通过第二层纵板上的通道口流入到第三层纵板上;按照此顺序,油液从第一层纵板一直流到最后一层纵板上,通过最后一层纵板的通道口流入到罐体底部,随着油液的注入,最后一层纵板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舱内油液装满;
c.接着油液在最后一层纵板和倒数第二层纵板之间的舱内积累,随着油液加入,最后一层纵板和倒数第二层之间的舱装满油液;依此顺序,直到第一层纵板和罐体顶部之间的舱装满油液,加油过程完成;
d.油罐车卸油步骤:放油口放油,最后一层纵板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舱内的油液首先被释放出来;同时,上一层舱内的油液迅速流下补充,使最后一层纵板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舱始终保持装满油液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方法,其特征是:最后一层纵板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舱内的油液不能通过最后一层纵板的通道口流入到上一层舱内,对于罐体内的各个舱而言,舱内的油液不能通过舱的上纵板流到上一层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方法,其特征是:最后一层纵板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舱内的油液的气压利用呼气阀进行调节,使之与大气保持平衡,对于罐体内的各个舱而言,舱内的气压平衡均通过呼气阀与大气进行调节。
4.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纵板、二号纵板、三号纵板、四号纵板、五号纵板、六号纵板、横向隔板、气压平衡管、呼吸阀、液位报警器、单向阀、支撑立柱和注油口,所述的一号纵板、二号纵板、三号纵板、四号纵板、五号纵板、六号纵板固定安装在罐体内,所述的一号纵板、二号纵板、三号纵板、四号纵板、五号纵板的中部均呈一定圆弧状;气压平衡管的一端和六号纵板固连,另一端和罐体上壁固连;所述的各舱内均安装一个呼吸阀和一个液位报警器;所述的单向阀安装在各个纵板上;所述的注油口位于罐体上顶部,注油口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隔板为两块,所述的各纵板和横向隔板将罐体划分为十八个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平衡管至少为三个,分别位于横向隔板将罐体划分成的三个空间内,所述的气压平衡管外表面浸在油液中,中空部分和大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罐体结构的油罐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纵板上单向阀的数量至少为九个,各舱内为三个,分别位于纵板中间圆弧处、纵板边缘和罐体壁接触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9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组织的闭合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冷柜送风和制冷系统及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