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950.8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M·塞恩克;R·苏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LNS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给 系统 导向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纵向棒材(10)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所述棒材导向单元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7),所述第一导向件(6)和第二导向件(7)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安装在支承件内。所述棒材导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第一导向件(6)和第二导向件(7)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的驱动单元,在所述关闭位置,保持所述棒材(10),在所述开启位置,释放所述棒材(10)。第一和/或第二导向件(6;7)由阻尼室(20;21)可移动地支承,其中一个阻尼室支承一个导向件。在关闭位置时,一个或多个阻尼室(20;21)被阻尼流体填充,以吸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导向件(6;7)的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材进给系统,以及用于纵向棒材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所述纵向棒材例如从棒材贮藏库被送入诸如车床或铣床的作进一步加工的设备。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在它的两端之间沿着棒材的长度来支承所述棒材的棒材导向单元。
背景技术
对于多种机器部件的生产来说,使用纵向棒材(例如以金属棒、木杆等等形式的)作为起动元件。一般来说,纵向棒材在第一生产位置预制,储存在适当的贮藏库,并运输到特定的机器作进一步加工,例如用车床铣削或磨削棒材。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棒材通过棒材进给系统被移向加工机器。棒材还可以在加工机器内被移动。
为了这样做,棒材进给系统包括具有夹盘的棒材推进器,所述夹盘用于保持棒材,并用棒材推进器传送棒材通过导向通道。棒材的另一端从棒材进给系统的导向通道纵向延伸穿过主轴进入加工机的车床夹盘。棒材由棒材导向单元或棒材座在其两端之间进行支承,所述棒材导向单元或棒材座在第一状态时可在棒材的径向方向上导向棒材并支承所述棒材,在棒材导向单元的第二状态时可使棒材,优选地还使具有夹盘的棒材推进器在棒材的轴向方向上传送。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实例中,夹盘的内直径与棒材的直径匹配。夹盘的外直径因此总是比棒材的直径大。此外,导向通道的最小直径受夹盘而非棒材的外直径限制。这将总是在导向通道和棒材之间留下间隙。另外,采用相同的导向通道来处理各种直径范围的棒材是常见的做法,例如尺寸为43mm的导向通道用于从30mm至39mm的棒材。所以在导向通道和棒材之间的间隙通常是几毫米。其结果是导向通道的导向效果极其有限。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如之前所述采用棒材座。棒材座允许在第一棒材端部的夹盘和在第二棒材端部的车床夹盘之间添加另一个紧密配合导向点。每个棒材座的主要特点通常是具有导向棒材的能力并在下一步允许棒材推进器通过。
举例来说,棒材座可以包括几个导向件,例如V形块或轮子,所述导向件对称地设置在棒材的周围。导向件限制转动的棒材在棒材径向方向上的侧向移动,从而稳定棒材并减少振动。为了进一步抑制棒材的振动,导向件能够用诸如PU塑料或橡胶的冲击吸收材料制成。
导向件具有“开启(OPEN)”位置和“关闭(CLOSED)”位置。“开启(OPEN)”位置允许棒材推进器穿过,而“关闭(CLOSED)”位置则为转动的棒材提供最适宜的导向。在“关闭(CLOSED)”位置时,导向件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棒材的直径进行调整。由于棒材的中心位置必须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导向件的调整必须相对于棒材中心来对称地进行。
在EP0384344A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棒材导向并送入机床的进料装置,其包括几个棒材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具有相隔开的并反向地定向的交叉件的上自动定心导向部和下自动定心导向部。交叉件被置于棒材的侧边上,并围成供棒材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可相应于待导向棒材的直径来调节。导向单元的导向部件由包括传动装置的齿条驱动装置驱动,将致动器的移动转换成上自动定心导向部和下自动定心导向部作反向移动。举例来说,通过传动装置,致动器引起下自动定心导向部向上的移动和上自动定心导向部的向下移动。这种自动定心的动作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棒材。但是,相对导向件的移动通过齿条驱动被刚性地互相连接,因此在棒材的加工过程中,仅在棒材的径向方向上提供最小化的阻尼,并且齿条驱动装置的元件需要大量的调节和维护来确保棒材的正确定心。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NS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LNS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9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切削力传感器动态保护装置
- 下一篇:工具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