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双金属毛细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982.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谢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毛细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毛细管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铜/铝双金属毛细管的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铜和铜合金毛细管是规格范围为Φ(0.5~6.1)mm×(0.1~0.8)mm(外径×壁厚,下同)的一类直径较小、壁厚较薄的管材,是中央空调、现代家用电器、仪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材料。其特点是加工难度大,附加值高。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家电产业的迅速发展,铜和铜合金毛细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由于国际铜价高位运行,使铜管在空调成本中的比例提高到约25%,显著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理想的替代材料。铝是另一种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热导率约为铜的60%,加工性能良好,而且铝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采用纯铝毛细管替代纯铜毛细管用作热交换管材的工作受到重视。然而问题是,如果空调中完全采用纯铝冷凝管替代纯铜管,空调的能效比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要求,要达到国标要求必须加大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尺寸,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铜/铝双金属毛细管是一种典型的层状复合材料,是通过在铜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覆盖一层铝制成。相对于单一铜管和铝管,铜铝复合管结合了铜优良的导热性和铝较好的导热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可以在保证热交换性能达到空调等产品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材料成本,这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拉拔复合、液压胀形复合和爆炸焊接等方法。拉拔法[见:俞家正,金属复合管及制作方法和管接结构,中国发明专利,CN1186921A,1998-07-08]和液压胀形法[见:王学生,李培宁,液压胀合有缝不锈钢管衬里复合管的制造技术,压力容器,2001,18(4):50-52]等冷加工复合法通常都是由基层材料或基、覆层材料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来获得过盈配合而实现复合的,制备出的复合管界面结合强度低,双层金属变形协调性差,难以制成毛细管。爆炸焊接法是依靠炸药爆炸产生的较大压力,使两种金属在界面处实现固相焊接而复合在一起的方法。其特点是成形时产生高温高压,复合管界面结合强度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操作环境不友好、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复合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尤其是铝层厚度不均匀,制成毛细管后难以保证内外金属层的厚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工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冷旋(室温旋转锻造,简称“冷旋”)结合扩散退火和拉拔成形制备铜/铝双金属毛细管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旋锻实现铜管和铝管的紧密结合,通过高温扩散退火处理得到界面达到冶金结合状态的铜/铝复合管;然后采用游动芯头拉拔或/和空拉拔加工,并结合中间退火,得到高性能铜/铝双金属毛细管。本发明所述铜/铝包括以铜作为复合管的内层和外层的情况,而所述铜包括纯铜和变形铜合金,铝包括纯铝和变形铝合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多道次冷旋的方法制备尺寸为Φ(7.0~15.0)mm×(0.5~2.0)mm的铜/铝复合管,然后在350~500℃和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扩散退火10~60min;退火后的管材直接进行多道次的拉拔加工,结合中间退火,获得尺寸为Φ(0.5~6.1)mm×(0.1~0.8)mm的铜/铝双金属毛细管。其中,所述多道次拉拔可以采用直拉或盘拉,包括游动芯头拉拔或/和空拉拔;拉拔道次断面减缩率在10%~40%之间;拉拔累积断面减缩率达到70%左右时,需进行一次中间退火;所述中间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300~400℃,退火时间10~30min;拉拔过程中施加润滑,润滑油可采用矿物油或植物油;拉拔速度为1~20mm/min;所述惰性保护气体可以是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冷旋制备达到紧密结合的小直径铜/铝复合管,工艺为:将铜管套入铝管内,插入涂上矿物油的芯棒后进行多道次断面减缩率在20%左右的冷旋成形,制得尺寸为Φ(7.0~15.0)mm×(0.5~2.0)mm的铜/铝复合管;
步骤2:对冷旋制备的铜/铝复合管进行扩散退火,以实现铜层和铝层界面的冶金结合。扩散退火制度为:加热温度为350~500℃,保温时间为10~60min,并通入惰性气体保护防止氧化;
步骤3:对经过扩散处理后的复合管材再进行多道次的游动芯头拉拔,使复合管尺寸达到外径Φ6.1mm、壁厚0.825mm以下;其中,拉拔的道次断面减缩率在10%~40%之间,拉拔累积断面减缩率达到70%左右时,需进行一次中间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热水快速降温的杯子
- 下一篇:汽车车载酒驾主动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