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草砖脱模机及自动化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523.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江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草砖 脱模 自动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自动脱模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植草砖的脱模机及自动化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生产厂家或混凝土产品试验室,现场工地,在混凝土结板、成型后想要脱模试验及销售混凝土预制件过程中,往往是要耗费大量个人工、体力及时间进行混凝土构件的脱模工作,这样对于生产厂家或科研单位既出不了产量,又浪费了大量个人力、物力及能源,而且往往在做了大量个脱模工作后,得到个混凝土预制件还要产生非常大个破损及次品,完整性及时间白白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产品合格率高的植草砖脱模机及自动化脱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植草砖脱模机,包括台底架、多根振动弹簧、振动台、台面模框、用于驱动振动台震动的振动器、控制开关和定时器;
所述台底架的上边面的边角处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立柱,所述振动台的下表面的边角处设有多个与第一固定立柱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立柱,所述第一固定立柱安插在震动振动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立柱安插在振动弹簧的另一端,所述振动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台底架的上表面,另一端抵则靠在振动台的下表面;
所述台面模框固定在振动台的上表面,台面模框内设有与植草砖模具配合的多个凸块;所述振动器固定在振动台的下表面,所述振动器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振动器与定时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振动器包括变频电机、偏心轮和一对吊架联轴器,所述变频电机和偏心轮利用一对吊架联轴器固定在振动台的下表面,所述变频电机与偏心轮机械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其中,该植草砖脱模机还包括敲打锤筐和柔性敲打锤,所述敲打锤框固定在台底架上,所述柔性敲打锤容置于敲打锤框内;所述敲打锤包括固定连接的锤头和锤柄,所述锤柄为金属材质,所述锤头为橡胶材质。
其中,所述台面模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多个台面模框均固定在振动台的上表面,多个台面模框在振动台的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振动台的两侧设有向上折起的挡土板。
其中,所述台面模框仅有一个,该台面模框通过多个连接块焊接在振动台的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振动器固定在振动台的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振动台的两侧设有向上折起的挡土板。
其中,所述台底架的底部设有多个轮,所述轮上设有刹车锁紧装置;所述轮包括一个可转向的万向轮和两个不可转向的滚轮,所述万向轮固定在台底架底部的一端,所述两个滚轮通过一轴固定在台底架底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立柱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立柱,所述振动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台底架的上表面,另一端焊接在振动台的下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化脱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脱模的产品连通模具一起固定在台面模框内;
步骤二,启动振动器,使振动器带动振动台相对于底架上下震荡,振动台带动台面模框震荡,进而使产品与模具发生震荡;
步骤三,脱模结束,关闭振动器,并记录下振动器从开始工作到结束工作的时间值T;
步骤四,利用定时器将振动器的默认工作时间设置为T,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
步骤六,定时器自动关闭振动器,脱模结束,把脱模好的产品搬离操作台,有序堆放在堆放区。
其中,在步骤五中,当产品与模具粘结严实时,利用敲打锤筐中的柔性敲打锤轻敲模具几次,以便更快使产品从模具内脱离。
其中,在步骤一中,利用控制开关调整振动器的震动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植草砖脱模机,可利用定时器,设置每个产品的脱模时间,实现脱模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难度,无需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即可胜任脱模工作,降低了人工成本;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与振动弹簧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在震动过程中,振动台相对台底架发生竖直方向的上下震动,避免水平方向的震动,可减少对模具的损伤;相较于之前的手工脱模,自动化脱模的强度更容易控制,因此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破损及次品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植草砖脱模机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1、台底架 12、振动弹簧
13、振动台 131、挡土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江,未经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式高通量分离培养微生物装置
- 下一篇:气浮车式散热器翅片集料转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