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404.5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春;赵亮;张爱林;王艺蒙;马林;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02;E04B1/19;E04B1/58;E04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高层 装配式 钢结构 框架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中国钢协统计,2011年我国钢产量突破7亿吨大关,位居世界各国钢产量首位,美国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50%以上,日本占到80%,而我国不到4%。中国作为世界上钢材产量大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严重滞后。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建筑行业带入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时代,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做了如下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钢结构住宅能够更好的体现绿色建筑的本质,“十二五”规划真正为我国房屋钢结构相应体系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重大机遇。
目前,国内外对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创新势在必行。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焊缝的质量不宜控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目前,我国已有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的问题在于楼板的拼接位置位于梁柱连接的节点处,斜支撑的悬臂杆与框架体系采用螺栓拼接,仅仅依靠有限数目的高强螺栓是无法实现节点的刚性连接,不利于结构的受力。本发明采用的楼板的拼接形式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点的刚性连接和斜支撑与框架体系的刚性连接,克服现有体系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的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其目的在于在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生产和施工中,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重要的是本体系克服了已有体系的不足,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快速装配过程中节点的刚性连接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该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法兰柱和装配式斜支撑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钢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以及斜支撑与框架的连接是在工厂焊接而成,能够有效地实现节点的刚性连接;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组合拼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环境污染,拆除后钢材可回收利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结构体系。同时,本发明提出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是对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颠覆,充分发挥了钢结构住宅的优势。与传统的钢结构建筑相比,它具有安全性能高,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安全事故少和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拼接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A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A板的单元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B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B板的单元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C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C板的单元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柱座单元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法兰柱单元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装配式楼板中的梁的开洞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装配效果图。
其中:1—短主梁Ⅰ,2—次梁Ⅲ,3—短主梁Ⅱ,4—次梁Ⅰ,5—次梁Ⅱ,6—加劲板,7—楼板,8—柱座,9—主梁端板,10—法兰板,11—方钢管Ⅰ,12—法兰柱,13—方钢管Ⅱ,1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所述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法兰柱并通过螺栓装配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式楼板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A板、B板、C板;所述装配式楼板体系的两端为A板单元,与A板单元连接的是B板单元,与B板单元另一边相连的是C板单元,楼板体系的中部为B板单元和C板单元交替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滚子链维修钳
- 下一篇:一种耐磨抛丸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