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机上窜下滑自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3870.1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首滨;杨士军;张龙涛;张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机 下滑 自动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机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运输机上窜下滑的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生产中的综采工作面煤层为自然形成,坡度可以分为近水平、缓倾斜、倾斜、急倾斜。大部分综采工作面有一定的坡度存在,运输机、支架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产生下滑,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煤流冲出转载机、机头行人空间不足等事故,同时,在调整下滑时,如果控制不好,运输机会发生上窜,造成煤流够不到转载机、机尾行人空间不足等事故。在工作面坡度产生变化的采煤区间,工作面伪倾斜长度会变化,运输机长度会相对过长或过短,产生不同的上窜或下滑,调整工作非常繁琐。
传统的上窜下滑解决方法是根据工作面的大致坡度,靠经验对下顺槽超前开采,一般200米左右工作面,坡度1度,超前1米。也就是出切眼后,机头采两刀煤,机尾采一刀煤,这样逐步进行调整。机头机尾是否出现上窜下滑,则靠肉眼观察。这种调整方法误差大、精度不高,同时由于采用经验判断和人工调整,对人员的依赖性非常大,不利于煤矿井下无人化的实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运输机上窜下滑自动控制方法,在运输机的机头和机尾分别安装激光测距仪,分别用于测量机头、机尾相对于相邻巷道的距离;激光测距仪将测量的所述距离传输至中心计算机,所述中心计算机将所述距离与预设值相比较,判断是否出现上窜或者下滑;如果出现上窜或者下滑,所述中心计算机启动调整程序调整运输机姿态。
优选所述调整程序包括:上窜时,机头支架溜子推半刀、机尾支架溜子推整刀;下滑时,机头支架溜子推整刀、机尾支架溜子推一刀。
优选所述判断是否出现上窜或者下滑包括:如机头相对与巷道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值且机尾相对与巷道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值,则判断为发生下滑;如机头相对与巷道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值且机尾相对与巷道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值,则判断为发生上窜。
优选所述预设值为150cm。
优选所述中心计算机连接有采煤机导航系统,所述采煤机导航系统用于采集工作面坡度变化情况,通过所述采集工作面坡度变化情况提前调整运输机姿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实时监控运输机的上窜下滑,发生问题随时调整,反应快,效率高;
2、通过计算机调整上窜下滑,调整精度高;
3、整个调整方法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有利于工作面无人化的推行;
4、通过连接采煤机导航系统,将上窜下滑与工作面坡度联合起来,可以提前预测上窜下滑发生的可能性,并针对上述可能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判调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运输机上窜下滑自动控制方法的执行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运输机;2-采煤机;3-上巷;4-下巷;5-工作面;6.1、6.2、6.3-工作面液压支架;7-转载机;11-机头;12-机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其描述了倾斜工作面运输机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运输机系统包括运输机,其沿倾斜的工作面布置,两端分别是机头和机尾,采煤机沿运输机运行,开采下来的煤炭落入运输机中,通过运输机的机头,进入转载机、皮带机,用于煤炭的转载,当采煤工作面前进时,通过与运输机关联的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推溜来使采煤机和运输机跟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重力等原因,运输机整体会逐渐向机头方向移动,即发生下滑,煤流超出转载机,移动转载机后又造成行人空间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在调整下滑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过度调整,使运输机整体向尾头方向移动,即发生上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