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窗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824.8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焰焰;马苹苹;郑杰;徐刚;郭丽丽;张茂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3/00;C09D183/04;C09D133/00;C09D7/12;C09J133/00;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窗膜及制备方法,该屏蔽窗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阻寒性能、透明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能、再剥离无残胶等特性。可广泛用于建筑玻璃、特殊会议室等。
背景技术
美国能源部估计普通建筑的制冷负荷有三分之一都是来自通过窗户穿透的太阳能,而近75%的玻璃窗隔热保温性能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各种隔热膜应运而成。现有技术中,窗户玻璃的隔热通常采用隔热贴膜或者隔热贴纸的方法解决,而隔热贴膜综合性能优良,从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通过玻璃窗进行的远程威胁,这种技术能够在遥远距离外,通过激光麦克风等复杂的技术,从电脑、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上截获电磁泄漏,从而窃取信息。
目前国内外关于节能屏蔽窗膜的报道较少,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96832.3(一种透明隔热膜及制备方法)于2007年4月25日公开了一种透明隔热膜,其特征在于采用纳米涂料涂覆的方法,将涂料通过喷涂和刷涂的方式涂敷在透明薄膜基片表面。该隔热膜只有隔热性和透明性,但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029979.6(一种透明电磁屏蔽薄膜)于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制备薄膜母料时添加导电填料和二氧化硅等基料,吹制成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PE薄膜,该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具有一定的屏蔽性能和透光性能,但不具备隔热性能。
研发一种可用于建筑玻璃、特殊会议室等的节能屏蔽窗膜,在保证隔热性能的基础上增强其安全性能,是国内外窗膜行业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阻寒性能、透明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能、再剥离无残胶的屏蔽窗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屏蔽窗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屏蔽窗膜,该屏蔽窗膜由抗刮耐磨层、透明聚酯薄膜层、电磁屏蔽涂料层、隔热粘结层和离型膜层五层结构组成。
所述的抗刮耐磨层厚度为6-20μm,由以下重量白分配比的组分组成:
UV光固化树脂 33-67%
稀释剂 33-67%。
所述的UV光固化树脂为有机硅与有机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的稀释剂为异丙醇、丙二醇甲醚、异丁醇、甲苯的一种。
所述的电磁屏蔽涂料层厚度为0.125-0.225mm,透光率高于88%,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高分子树脂 40-60
纳米二氧化硅粉体 1-5
导电填料 3-10
固化剂 1-8
分散剂 1-2
稀释剂 20-50。
所述的高分子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径范围为7-40nm,所述的导电填料为银纳米线与银纳米粒子的混合物,所述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所述的分散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电磁屏蔽涂料层厚度为20-60μm。
所述的隔热粘结层厚度为9-40μm,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丙烯酸压敏胶 40-70
纳米隔热浆料 8-20
固化剂 1-10
稀释剂 10-50。
所述的纳米隔热浆选自料粒径范围为10-40nm、固含量15-20%的改性ATO纳米隔热介质,所述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二甲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离型膜层厚度为25-50μm。
一种屏蔽窗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耐刮抗磨层涂布:将UV光固化树脂稀释至20-40%后,均匀涂覆在透明聚酯薄膜表面上,在80-120℃烘箱下使溶剂挥发2-3分钟,经过UV固化后收卷待用;
电磁屏蔽涂料层涂布:将电磁屏蔽涂料层组份配方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成涂料后,均匀涂覆在透明聚酯薄膜耐刮抗磨层背面上,加热固化后收卷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键盘套
- 下一篇:一种卫星数字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