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构加速平台的二维相位解缠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628.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华;马文静;龙国平;李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G06T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孟卜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 平台 二维 相位 缠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异构加速平台的加速二维解缠绕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应用需要用到相位数据,例如显微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等。计算相位一般使用反正切函数,其值域是(-π,π),因而计算出来的相位被限定在(-π,π)之内,直接计算得到的相位被“截断”了(也称为被“包裹”或“缠绕”,wrapped)。实际过程中必须将被截断(包裹)的相位连接起来,即解除相位“截断”,把被包裹的相位恢复到实际的相位值,这个过程称为相位解缠绕(unwrap)、相位解包裹或者相位展开等。
二维相位解缠绕(Phase unwrapping,PU)是数字图像处理上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一个计算量很大,很耗时的过程。有几十种算法来解决二维解缠绕问题,主要分为两类:Path following方法和Minimum-Norm方法。Path following方法主要包括Goldstein’s算法、Quality-guided算法、Flynns最小不一致算法、PCG算法和Multigrid算法。而Minimum-Norm方法则有Minimum Lp-norm算法、Unweighted least-squares算法和Weighted least-squares算法等。在这些算法中,Goldstein算法运行速度快、输入简单、易于实现,通常作为二维解缠绕问题的第一选择。
Goldstein算法分为三个过程。首先定义出相位数据中(通常是矩阵)的不一致点,表示可能的不连续位置的起始和结束,用Residue值来标记,用+/-1的Residue值来表示这些不一致点和其属性。然后用一个Branch cut过程连接相反极性的点,构成可能的不一致区域,该操作在图像中构成了一道道屏障,阻止在解缠绕操作时传播路径的通过,防止局部不一致的传播。最后,用一个FloodFill过程来实现解缠绕,从而得到连续的相位数据。
(1)定义不一致点:图2和公式1~公式4描述了定义不一致点的过程。图2中,a、b、c、d是图像数据中的邻接四个相位点,Δi表示相位梯度,它是相邻之间的相位差“解缠”到(-π,π)的值。首先求出四个相位差(公式1,δ表示相位差,P表示相位),然后解缠到(-π,+π)的范围内(公式2,公式3,W为解缠绕操作),称为相位梯度:Δ,最后累加四个相位梯度(公式4)。相位梯度和可以为{-2π,0,2π},即公式4中的n可能为{-1,0,1},若n=1或n=-1表示该点存在不连续现象,为Residue值非0的点。
δi=Ρi-Ρi-1 公式1
W(Ρi)=Ρi+2kiπki∈Z 公式2
Δi=W(δi) 公式3
(2)Branch Cut:图3描述了Branch cut过程中形成的“积分栅栏”,它能阻止积分路径的通过,其中黑色的圈代表Residue值为+1的点,灰色的圈代表Residue值为-1的点,箭头表示可能的正确积分方向。在第一步中的每一个Residue值为+1的点,在其周围找到最近的-1的点或者边界,然后这两个点及其连线上的所有点都被Branch cut掉,形成一条“栅栏”。接下来则由Residue值为-1的点向周围寻找+1的点(或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稞原浆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卸妆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