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层叠体和使用了该树脂层叠体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1404.X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健一;岩下新一;佐藤惠;后藤桢寿;山田裕明;熊田直刚;矶崎正义;林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29C51/00;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层叠 使用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层以上的硬质树脂层和热塑性树脂层;所述硬质树脂层是使含有具有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酰单体的三维交联型硬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以上;所述热塑性树脂层在该硬质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且室温的弹性模量E1与150℃的弹性模量E2之比E1/E2为1~500;硬质树脂层单个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000~4000兆帕,并且总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另外,树脂层叠体的铅笔硬度为6H以上,热塑性树脂层的总厚度t1与硬质树脂层的厚度t2之比t1/t2为0.2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三维交联型硬质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每100g树脂固体成分的(甲基)丙烯酰基摩尔数为0.6~0.9,并且,硬质树脂层的厚度为50μm~2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硬质树脂层与热塑性树脂层介由粘接层进行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粘接层是粘结性粘接剂、压敏性粘接剂、光固化性粘接剂、热固性粘接剂、或者热熔粘接剂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硬质树脂层与热塑性树脂层介由易粘接层进行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酰单体由下述式(1)表示,
(R1SiO3/2)n(R2R3SiO2/2)m(R4R5R6SiO1/2)l(1)
式中R1~R6是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苯基、(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乙烯基、环氧乙烷环的基团,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含有不同的基团,但式中至少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n、m、l为平均值,n为6~14的数,m为0~4的数,l为0~4的数,且满足m≤1。
7.一种树脂层叠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层叠体进行热成型而赋予规定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层叠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利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得到的规定形状的树脂层叠体装填于模具内,将热塑性树脂注射成型而进行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4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装置
- 下一篇:沥青复合双胎柔性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