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无水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113.0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詹飞龙;丁国良;庄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无水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冬季无外接水源情况下的空调器无水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室内干燥程度要比夏季大得多,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冬季室内加湿技术成为空调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为了保证冬季室内加湿能够连续、充分,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分别是:1)如何获取充足的水源;2)如何保证水源不受结冰的影响。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101852467的专利“无水加湿空调”,该空调单纯采用加湿转轮从空气中取水,没有利用其他水源,在室内空气比较干燥、需要加湿量较大时将无法保证充足的加湿水源。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102913998的专利“一种空调冷凝水空气加湿系统及方法”,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为CN202083040的专利“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调器”,这些专利均同时收集室内机冷凝水和室外机化霜水于水槽中,并分别采用超声波振荡的方式进行加湿,当冬季室外温度过低导致水源结冰时,加湿过程将遭到破坏;同时由于空调机组一般是间隔一定时间才进行化霜,且化霜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水源连续、充足的供应。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空调器无水加湿装置,既能够获得充足的加湿水源,又能够保证水源不受结冰的影响,从而能够满足冬季室内连续、充分的加湿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无水加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无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室外机接水管、吸水箱、管道、电加热器、吸气风扇、室内机和室内机冷凝水管道;
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和室外机接水盘;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的下方固定所述室外机接水盘;所述室外机接水盘通过所述室外机接水管与所述吸水箱的一侧连接,并且在连接的部位设置化霜水进口;所述吸水箱中间的顶部通过所述管道和所述室内机冷凝水管道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吸水箱中间的底部安装所述电加热器;
所述吸水箱内部采用高吸湿性材料;并且在所述吸水箱另一侧的顶部开有室外空气吸气口,在所述吸水箱另一侧的底部开有室外空气排气口;所述吸气风扇安装在所述室外空气吸气口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高吸湿性材料为吸水硅胶。吸水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能够与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同时吸水后的局部材料表面形成高水分浓度,水分子会在浓度势差的作用下扩散到整个硅胶材料表面。而且当温度为120~180℃时,硅胶中吸附的水将脱附成水蒸气。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换热器、室内机风扇和室内机接水盘,所述室内机接水盘固定在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室内机冷凝水管道相连;所述室内机风扇安装在靠近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为喇叭口形,且所述管道的喇叭口朝向所述吸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无水加湿装置包括三种工作模式:正常停机模式、化霜水加湿模式和室外空气加湿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正常停机模式下,所述化霜水进口、所述室外空气吸气口和所述室外空气排气口被设置为闭合状态,且电加热停止工作,不向室内加湿。
进一步地,所述化霜水加湿模式下,所述化霜水进口被设置为打开状态,所述室外空气吸气口和所述室外空气排气口被设置为闭合状态,化霜水沿着室外机接水管流入吸水箱中,被吸水硅胶吸附并扩散到整个硅胶材料表面。电加热器工作,将硅胶中的水分加热脱附成水蒸气并沿着喇叭口管道和室内机冷凝水管道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空气加湿模式包括吸附过程和脱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过程中,所述化霜水进口被设置为闭合状态,所述室外空气吸气口和所述室外空气排气口被设置为打开状态,吸气风扇工作,室外空气沿着吸气口流入吸水箱并沿着排气口排出,室外空气中的水分被硅胶吸附并扩散到整个硅胶材料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脱附过程中,所述化霜水进口、所述室外空气吸气口和所述室外空气排气口被设置为闭合状态,电加热器工作,将吸水硅胶中的水分加热脱附成水蒸气并沿着喇叭口管道和室内机冷凝水管道进入室内,如此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件焊接装置
- 下一篇:电解铝用阳极导杆钢爪的修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