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0944.6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明;高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具,特别是一种LED灯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LED由于其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得到普及,例如,现在很多灯管的光源都改用了LED,这种LED灯管的安装尺寸与传统灯管相同,无需进行太大的改动即可使用,且节能环保,故现在很多场所都改用了LED灯管,而这种LED灯管的管体通常是由半圆铝型材和半圆灯罩组成的,灯罩的材料多为PVC等塑料材料制成,灯管的制造成本较高,且组装非常的麻烦。而且PVC等塑料材料制成的灯管,由于受到塑料本身材质的影响,塑料灯管的光通率较低、光效差,降低了光源的利用率,从而严重影响其光照效果和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光源利用率高、照明效果好的LED灯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管,包括灯管管体、设置在灯管管体内的LED光源组件、以及设置在灯管管体上并与LED光源组件连接的灯脚组,所述灯管管体由玻璃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灯管管体内壁上设置有扩散涂层。
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PCB板、设置在PCB板上的电源组件以及若干设置在PCB板上的LED芯片。
所述灯脚组上设置有插脚,所述插脚与PCB板上的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灯管管体与PCB板采用导热硅胶进行胶粘固定。
所述灯管管体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上开设有与PCB板对应的卡槽。
所述灯管管体内配置有一长条形的卡件,该卡件贯穿灯管管体,所述卡件上开设有与PCB板对应的卡槽。
一种LED灯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英砂、长石、纯碱、白云石、硼砂、硝酸钠、澄清剂、碎玻璃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玻璃原料;
2)、将混合好的玻璃原料投入到玻璃窑炉中,加热,经过熔化、澄清过程,成为玻璃液体;
3)、使用旋转管、拉管机等设备将熔融状态的玻璃液体拉制、冷却定型成规定直径、厚度的灯管管体并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4)、使用喷涂设备在灯管管体内壁上喷涂扩散涂料;
5)将灯管管体放置在通风位置,待扩散涂料固化后在灯管管体内壁上形成扩散涂层;
6)、将贴有LED芯片和电源组件的PCB板置入到灯管管体内,然后在灯管管体的两端分别安装灯脚组。
所述步骤4)中的扩散涂料组成成分为:水性丙烯酸树脂、二氧化硅微粉、纳米级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助剂、纯净水。
所述扩散涂料组成成分比例为:水性丙烯酸树脂20%-30%、二氧化硅微粉10%-20%、纳米级二氧化钛5%-12%、聚硅氧烷助剂2%-6%、纯净水30%-50%。
所述步骤6)中,所述PCB板通过硅胶胶粘固定在灯管管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玻璃制造LED灯管管体,由于玻璃材质具有良好的光通率的特性,使得本发明所述的LED灯管亮度比同功率且使用塑料灯管的现有LED条形灯大,极大地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且在灯管管体内壁上设置有扩散涂层,该扩散涂层用于发散LED芯片发出的光线,使得由LED灯管发出的光线柔和且不炫目,进一步提高LED灯管的照明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个具体实施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1、图2是本发明LED灯管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LED灯管,包括灯管管体1、设置在灯管管体1内的LED光源组件2、以及设置在灯管管体1上并与LED光源组件2连接的灯脚组3,所述LED光源组件2包括PCB板21、设置在PCB板21上的电源组件23以及若干设置在PCB板21上的LED芯片22,所述PCB板21可以采用纤维板或柔性灯板等,所述灯脚组3上设置有插脚31,所述插脚31与PCB板21上的电源组件23电性连接,所述灯管管体1由玻璃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灯管管体1内壁上设置有扩散涂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