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248.1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正木裕二;栗原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G02B27/01;B60K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金明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层压 玻璃 | ||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6年12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610172006.2的、发明名称为“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这种玻璃适用于显示器如平视显示器,还涉及使用这种层压玻璃的平视显示器。
背景技术
对车辆驾驶员前方的窗玻璃,如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通常采用层压玻璃,这种玻璃由彼此相对的两个玻璃板和夹在两个玻璃板之间的树脂中间层组成。此外,已知用于车辆的显示器技术,这种显示器是平视显示器(下面也称作HUD),在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如挡风玻璃上显示一个显示信息。
常规的HUD器件中的一种如图16所示,其中,从HUD器件50的投影仪51投影显示的显示信息的光束52被挡风玻璃在汽车内侧的表面上的A点反射,在该汽车外部正向位置形成复显图像(虚像)54,显示信息的另一束光束53在挡风玻璃在汽车内侧的第一面上的B点入射、经折射后到达挡风玻璃第一面上的C点。显示信息的光束在C点被部分反射,在第四面的A’点入射,经折射后形成复显图像(虚像)55,该图像对驾驶员26而言为可视的。然而,在HUD器件50中,存在的一个缺点是,通过挡风玻璃在汽车内侧的表面上反射形成的复显图像54和通过挡风玻璃在汽车外侧的表面上反射形成的复显图像55相互发生位移,使看上去为双像(因此称作重像)。
作为防止产生这种双像的手段,提出以下方法,一种方法是使复显图像的位置在一定距离内,使双像的位移小于眼睛的分辨率;一种方法是在层压玻璃的汽车外侧的玻璃板和汽车内侧的玻璃板之间放置旋光器,使显示光以P-偏振的布儒斯特角入射到汽车外侧的玻璃板,以防止反射;一种方法是使挡风玻璃在汽车内侧的表面的角度与汽车外侧面的表面的角度不同,使挡风玻璃的厚度为楔形构形,使来自各表面的复显图像的光路相同(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对如机动车的重量更轻或更舒适方面的改进,对高功能挡风玻璃寻求不断增加,已经设计了有各种功能的挡风玻璃。对这种高功能挡风玻璃如提高了隔音能力的层压玻璃(下面也称作层压隔音玻璃),层压玻璃中的中间层通常使用将各种功能的树脂层层叠后形成的多层中间层。此外,在层压玻璃的中间层的表面上,通常提供有压纹,用于防止发生粘连现象,并在预备加压结合时改善可加工性或改善脱气性。
这种使用多层中间层的层压玻璃中,经常发生光学形变,这会引起通过玻璃后图像畸变的问题。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过一种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中间层表面上的压纹形状,并在中间层的树脂层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不产生光学形变的压纹形状(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JP-A-2-279437
专利文献2:JP-A-11-35348
作为防止HUD双像的手段,形成厚度为楔形构形的挡风玻璃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具有与其它防止双像的方法一样高的光利用效率,器件的结构简单,或者驾驶员的可视性因为在挡风玻璃上没有形成边缘线而没有变差。
然而,将这种多层中间层用于厚度为楔形构形的挡风玻璃,以构成HUD器件时,存在由显示区域中的多层中间层引起的光学形变问题,显示质量变差。
具体地,使用多层中间层的情况,当多层中间层在层压玻璃的平面形状的基本梯形中膨胀时,必须控制多层中间层的厚度,使膨胀的同时保持楔形。此时,存在的问题是在中间层的较薄部分发生光学形变,这是由中间层引起的。这种问题在列举的层压隔音玻璃的高功能挡风玻璃中尤为突出,这种层压隔音玻璃使用的多层中间层中,有一层比通常使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下面也称作PVB)更软,聚乙烯醇缩丁醛是最常用的中间层材料。
此外,为了满足对车辆的重量要轻的要求,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数年后会更薄。因此,当使用上述多层中间层时,对构成中间层的每层的厚度的限制更为严格。结果,很难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即,都使用高功能的挡风玻璃并在使用厚度为楔形构形的挡风玻璃的HUD器件的情况防止双像。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多层中间层的高功能挡风玻璃的HUD器件,用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不会产生双像显示,并具有优良的可视性,并提供使用这种挡风玻璃的平视显示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印机离心式非接触润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ABS塑料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