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离子比色检测探针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216.1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柴芳;杨馨;代起君;苏东悦;夏清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B82Y40/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比色 检测 探针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2,6-吡啶二羧酸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在检测铬离子中的应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铬离子为Cr3+或Cr6+。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2,6-吡啶二羧酸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mL的0.5mM氯金酸水溶液放入瓶中,在剧烈的搅拌下,快速加入4mL的2.5×10-3M~1.25×10-2M的2,6-吡啶二羧酸水溶液,搅拌两分钟后加入0.01M的NaBH4溶液1.2mL,使混合溶液搅拌反应一小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停止搅拌,所得溶液为2,6-吡啶二羧酸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
4.金纳米颗粒检测铬离子Cr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的样品与金纳米颗粒检测探针按体积比为1:1的量混合,2,6-吡啶二羧酸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溶液在存在Cr3+时,由原来的红色溶液变为紫外或蓝灰色,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5.金纳米颗粒检测铬离子Cr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纳米颗粒检测Cr6+的方法,首先向待测的样品中加入抗坏血酸,将Cr6+还原为Cr3+,将还原后的样品与金纳米颗粒检测探针按体积比为1:1的量混合,溶液颜色由原来的红色变为紫色,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钢复合单缸柴油机冷却水箱
- 下一篇:双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