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表面恒电流电沉积金属铜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86529.X 申请日: 2014-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3806034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赵亚萍;蔡再生;朱航悦;符晓兰;刘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C25D3/38 分类号: C25D3/38;C25D5/54;C25D7/00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
地址: 20162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纺织品 表面 流电 沉积 金属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导电织物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表面恒电流电沉积金属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金属表面直接金属电沉积(直接电镀)工艺始于对塑料直接金属电沉积工艺的探讨,非导电基体表面沉积金属膜的传统方法常采用无电沉积(化学镀)方式实现,但该工艺涉及价格昂贵的贵金属盐催化,采用甲醛作为还原剂以及无电沉积过程中氢气的产生易产生镀层针孔麻点,影响镀层表观质量等问题。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人们在继续开展无电沉积工艺研究的同时,开始了非导电基体直接电沉积工艺的探索。实现非导电基体表面直接金属电沉积,必须先在其表面形成导电预制层,通常采用导电聚合物体系、Pd/Sn体系和碳粒子悬浮液体系作为导电性物质。其中导电聚合物体系中多采用聚吡咯和聚苯胺等,以胶体形式或原位沉积方式居多,其不仅在电沉积过程中充当导电预制层的作用而且与沉积金属共同构筑导电网络,在实际使用中逐渐显现出较大的商业应用价值。

目前在纤维或织物这样的柔性基体上实现直接电沉积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然而电化学制备方法目前已有应用于纤维基体的先例,2009-2011年F.Cases等连续报道了其课题组开展的在沉积有聚吡咯膜的织物表面电化学制备聚苯胺的工作,为纤维基体作为电化学电极提供了参考。[Molina J,Rio A I,Bonastre J,et al.Electrochemical polymerisation of aniline on conducting textiles of polyester covered with polypyrrole/AQSA[J].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9,45(4):1302-1315.][Molina J,Fernández J,Rio A I,et al.Electrochemicalsynthesis of polyaniline on conducting fabrics of polyester covered with polypyrrole/PW12O403-.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J].Synthetic Metals,2011,161(11-12):953-963.]

采用恒电流法在预知导电高分子的纺织品表面电沉积金属Cu在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可获得不同性能的导电纺织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在智能纺织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品表面恒电流电沉积金属铜的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避免采用无电沉积时使用昂贵贵金属盐和有毒甲醛还原剂等,电解液组成简单,安全环保,成本低,对设备要求性能低。

本发明的一种纺织品表面恒电流电沉积金属铜的方法,包括:

(1)将织物浸渍在含氮高分子单体和无机酸组成的水溶液中,振荡,然后在织物上喷洒过硫酸铵氧化液,得到导电织物;

(2)将上述导电织物在电解液中进行恒电流电沉积,漂洗烘干,即可;其中电解液由硫酸铜、柠檬酸钠、硫酸钠组成。

所述步骤(1)中织物为涤纶布、锦纶布、涤锦布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1)中含氮高分子单体为聚苯胺或聚吡咯;无机酸为盐酸、硝酸、硫酸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1)中含氮高分子单体和无机酸组成的水溶液中单体浓度为0.8~1.2mol/L,单体与无机酸的摩尔浓度之比为1:1。

所述步骤(1)中振荡为70-90℃条件下,振荡60-90min。

所述步骤(1)中过硫酸铵氧化液的浓度为0.4~0.6mol/L;过硫酸铵氧化液的温度低于10℃,pH值3-4。

所述步骤(2)中电解液组成为硫酸铜浓度为0.6~0.8mol/L、柠檬酸钠浓度为0.04~0.08mol/L、硫酸钠浓度为0.2~0.6mol/L,pH值3~4。

所述步骤(2)中恒电流电沉积工艺为:导电织物为阴极,钛金属电极为阳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室温通电,然后将电流减小通电。

所述室温通电电流密度为100~150mA/cm2,通电时间为10~30s,然后减小至电流密度为60~80A/cm2,通电90~120s。

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6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