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4022.0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超;蒋念平;殷弋;施成;张瑞;陈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9/12;A61K35/56;A61K3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高血压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血压用药通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然而,这些药物仅能从表面上缓解血压,患者必须终身服药,这必然带来许多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嗜睡、头晕、腹胀、恶心,某些药物长期服用甚至可引起心绞痛、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肝肾毒性增加等,加重病人病情。相比之下,中药来自天然,从调和人体阴阳虚实平衡入手,作用缓和平稳,能治愈部分高血压患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缓和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西药的副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缓和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愈率高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它是按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夏枯草15-18份,石决明15-18份,茯苓18-25份,山楂12-16份,丹参12-15份,山药25-30份,莲子心5-8份,延胡索9-12份,磁石9-15份,天冬15-18份,百合12-18份,玉竹12-18份。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中药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数放入煎药器具内:石决明15-18份,磁石9-15份,加水150-200ml,打碎用文火煎熬, 30分钟后停止,滤去药渣,将汁与夏枯草15-18份,茯苓18-25份,山楂12-16份,丹参12-15份,山药25-30份,莲子心5-8份,延胡索9-12份,天冬15-18份,百合12-18份,玉竹12-18份,浸泡20分钟,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分钟后停止,每剂药煎至150-200份,滤去药渣,取汤剂,为头汁,将上述方法重复一次,煎得二汁,头汁二汁混合即可。
服药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禁食茶叶,油腻,酸辣等刺激性的食品。
2.脾胃虚寒者,大便溏薄者慎服,肾阳虚患者禁服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要用性能如下: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
石决明:味咸,性寒,归肝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莲子心:味苦,性寒,归心、肾经。功效: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磁石:味咸,性寒,归肝、心、肾经。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本发明药物不同于单纯的降压药物,传统的西药只能对血压进行控制,而并非能从系统上消除病根。本配方通过把平肝潜阳,安神镇静,活血散瘀,行气益气,养阴生津的中药有效的配合在一起,通过对心肝肾脾整个系统进行调节,既能够缓解高血压出现的头晕,头痛,眼花,心慌,胸闷,失眠等症状,又能通过补益药调理,调和人体阴阳虚实不平衡,恢复自身的能动性,进而达到治疗高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配方药材寻常,制备方法简单,降压效果佳,患者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若病人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较重者,所述中药的重量份数为:夏枯草18份,石决明18份,茯苓25份,山楂12份,丹参12份,山药25份,莲子心5份,延胡索9份,磁石15份,天冬15份,百合12份,玉竹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