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401.4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磊;潜金都;娄茁松;马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6K17/00;G02B6/3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进行 连接 环境 配对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光纤连接器智能管理系统的UHF RFID技术应用的分支系统;本发明也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情况下,比如在光纤集线盒、光纤集线柜中,端口光纤和插头光纤的一一配对及其检测工作量非常巨大。以往的光纤配对连接采用纸质标签作为身份标志逐一辨识配对,但其连接后的检测工作量非常大。
基于光纤连接器智能管理为了解决光纤连接智能化管理,首先要改变纸质标签所代表的哑资源不可感知的特性,通过一种可感知的标签技术来标识日渐庞大复杂的光纤网络,以及通过对这些标签的管理来实现对光纤网络的调度和管理。
RFID技术作为智能识别技术中功能强大,易于实现智能化管理的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应用领域。
然而,在本领域中,尽管RFID标签赋予了光纤连接端口和光纤接头以可感知的身份,但RFID技术的其中一个优点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却成为了一个缺点。RFID标签的一大优点即为能够实现群读群写,然而,在光纤连接配对检测中,却使得一一配对工作无法进行。
而且,由于光纤连接器设备已标准化,在原基础上增加RFID管理系统存在着较大难度,通常成本较高,操作性不强,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另外,其他非RFID方案虽可实现较低成本,但存在信息无法修改和脱机进行信息记录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能够运用RFID技术对光纤连接配对进行检测。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RFID读写器精确读写RFID标签的方法,每次只读取两个并列在一起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这一侧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这一侧的RFID标签;在光纤连接端口旁设置对应该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第一RFID标签预先设置在检测位中,第二RFID标签在光纤插头插入光纤连接端口后再连接到检测位中,并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由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所述精确读写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对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检测数据由本地处理或发往后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RFID标签信息将通过光纤插头和光纤连接端口进行连接的两路光纤进行配对检测。
本发明第二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对光纤集线装置进行光纤连接配对检测的系统,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第一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地预设在光纤集线装置的多个光纤连接端口旁的检测位处,所述检测位还具有对应第二RFID标签的区域,使放置在该区域的第二RFID标签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
多个第二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地连在多个光纤插头上;
手持式的RFID读写器,所述读写器的天线设置在读写器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正对所述检测位。
本发明第三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RFID读写器,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读写器的天线采用微带线,所述天线为环形近场天线,天线的终端连接负载电阻;所述读写器还设置了天线的反射面;所述读写器的天线设置在读写器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正对所述检测位。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环形近场天线为矩形环形天线;所述读写器天线的环形形状适配两个RFID标签的天线,所述两个RFID标签的天线也为环形天线,所述两个RFID标签分别为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
所述读写器头部壳体呈长鼻状,所述环形近场天线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的前部。
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格面前,正对该检测格,所述检测格能供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并列设置;所述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或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的RFID标签;所述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或与光纤插头连接的光纤的RFID标签。
所述读写器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用于和计算机通讯。所述读写器还可具有定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