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诱导果实抗性控制病害的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0969.4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余挺;余辰;杨佳丽;郑晓冬;曾丽珍;路来风;盛况;陈方霞;周涛;施义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诱导 果实 抗性 控制 病害 制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通过γ-氨基丁酸诱导果实抗性的生物保鲜技术。
背景技术
水果在采后由于腐烂而导致的损失非常巨大,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果蔬腐烂超过80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50亿元,占整个产值的30%以上。病原菌侵染是影响果实采后生理、代谢的重要因素,每年由病害导致的采后损失数目可观。例如:多数水果(梨、苹果、柑橘、枣等)都会被Penicillium expansum侵染造成果实腐烂,这种病害会导致储藏果实50%损失,另一方面P.expansum会产生棒曲霉素(4-hydroxy-4H-furo[3,2-c]pyran-2[6H]one),这种毒素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严重的慢性影响;因此探讨病害控制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研究方向。
化学杀菌剂通常被认为是最便宜且能有效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28802.2,一种柑橘保鲜剂)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多种化学杀菌剂,包括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28804.1)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化学杀菌剂,包括2,4-D钠盐,托布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209305.X)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多种化学杀菌剂,包括醚菌酯、唑菌胺脂、肟菌酯、烯肟菌酯等。但是,有许多研究报道,化学杀菌剂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报道指出,杀菌剂的应用造成了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全美9种致瘤化合物的销售量占所有杀菌剂90%左右,在用于食品的全部农药中,杀菌剂构成60%的致癌危险。更为严重的是,化学杀菌剂的残留水平在不断升高,同时导致了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杀菌剂而引起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的获得性抗性已经成为采后病害防治的一大难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寻找低毒性、高效、环保和残留量低的杀菌剂的替代品非常迫切。
无论植物的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都具有潜在的抗病机制,经过外源因子诱导后可以表现出来,从而使植物获得对病原物的抗性,这一现象称之为诱导抗病性。将植物诱导抗病理论和技术引入到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是对传统的果蔬产品病害防治观念的一次革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许多研究报道外源因子如一些生物、物理和化学激发子都能诱导果实采后的抗性。经大量的研究证明果实抗性的化学激发子诱导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和简易的操作,其对果实抗性诱导及防御各种逆境因子对果实的危害方面是有效的。化学激发子能够诱导果实产生抗病性,较生物诱导因子具有容易生产、运输的特点,而且储藏成本低,防效稳定,使用简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其使用更为广泛,因此开发化学诱抗剂对于商业化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80006760.2,在植物中诱导抗性的混合物和方法)提供了一种使用了两种或者多种化合物,包括水杨酸、促进性化合物、调节性化合物,通过刺激植物天然防御系统,增强植物诱导抗性抑制病原菌的侵染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18266.8,利用提高植物免疫力防治植物病毒害的方法及其用途)提供了一种使用了多种化合物诱导植物免疫系统使植物产生对植物病毒抗性用于植物保护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40359.3,一种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提供了一种通过以牛蒡低聚糖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诱导果蔬系统获得抗性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豆浆芝麻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包装火腿抗氧保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