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副产物硫酸镁溶液连续浓缩纯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9344.6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进;江建军;邹建;倪琼;汤涛;殷志祥;黄骅;沈达;范大鸿;沙骁;周澄;李强;郭叶书;姚承宗;褚红娟;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3 | 分类号: | B01D53/73;B01D53/80;B01D53/50;C01F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副产物 硫酸镁 溶液 连续 浓缩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氧化脱硫副产物-硫酸镁溶液的连续浓缩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其中最突出的是SO2 和NOx 排放造成的酸雨危害,以及NOx造成的臭氧层破坏和光化学烟雾。根据国家环保部2010年2月6日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2007年度,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0.00万吨,烟尘1166.64万吨,氮氧化物1797.70万吨,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旨在强力推进SO2减排的措施,缓解二氧化硫排放增长势头的政策法规,火电厂积极行动,或兴建FGD装置,或更换洁净燃料,或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或关、停老、小机组,使多年来扶摇直上的SO2排放总量初步有所遏制。
石灰石/石膏法(WFGD)是目前烟气脱硫的主流工艺,推行此工艺虽符合循环经济思想,但我国富产石膏,工艺回收产品难以销售,经济性差。而且石灰/石膏法基本上没有脱硝效果,为了达到脱硝效果,采用了WFGD+SCR技术,即湿法脱硫工艺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相组合,完成烟气中SO2和NOx的脱除。现有工艺有许多优点,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但不足之处是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脱硫副产物如硫酸钙等价值低,甚至还带来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开发低投资、低成本的脱硫技术,实现脱硫副产物资源化是燃煤污染物控制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不易结垢等优点。从1972年开始美国建立第一套工业装置至今,全世界采用不同形式镁法烟气脱硫的电厂规模在10-340 MW的工业装置已超过100套。经过近40年的实践考验,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已日趋成熟,是目前成熟度仅次于钙法的脱硫技术。随着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势必为该工艺工程问题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完善提供依据。国内外运行实践表明,只要能提供来源充足、质量可靠的镁质资源,又因地制宜地采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回收工艺,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氧化镁脱硫技术中形成的副产物是亚硫酸镁,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在35℃时,只有0.846%(wt)。亚硫酸镁固体的存在,不但使得脱硫管线易堵,同时也容易包裹在氧化镁晶体的外面,降低了脱硫剂氧化镁的使用效率,造成脱硫成本提高。因此,需要将亚硫酸镁氧化成硫酸镁,对于脱硫产物亚硫酸镁转化为硫酸镁的方式,除CN102078750A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镁反应得到硫酸镁和SO2外,大部分技术采用鼓入空气等强制氧化手段将其氧化为硫酸镁。由于国家对硫酸镁溶液的排放还没有强制性标准,因此,很多企业用氧化镁脱硫后形成2%左右的硫酸镁溶液就直接外排了。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硫酸镁溶液将不能直接排放。因此,需要将脱硫后的稀硫酸镁溶液中硫酸镁以晶体方式脱除出来,生成七水硫酸镁产品。如CN100335154C公开了一种氧化镁烟气脱硫及产物浓浆法回收工艺,将循环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镁浓浆液引出一部分到调温氧化槽中,用蒸汽直接加热调节氧化槽中亚硫酸镁溶液温度和保温,然后鼓入空气进行氧化,氧化液经过滤后,滤液进入结晶槽中通过冷却结晶析出七水硫酸镁。
因此,常规的氧化镁脱硫工艺中,具有亚硫酸镁氧化为硫酸镁的时间长、功耗高,硫酸镁溶液浓度低、提浓能耗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氧化镁脱硫副产物-硫酸镁溶液的连续浓缩纯化方法,能够经济地获得高纯硫酸镁结晶,使得脱硫运行费用降低,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已有工艺存在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