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油气开采用含硼无缝管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7475.0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许才斌;郑臻;高建昌;於宝祥;汪勇;李珺;张劲松;王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8/58;C22C38/54;C22C38/38;C22C38/32;C22C38/16;C22C38/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油气 开采 用含硼 无缝 线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油气开采用含硼无缝管线管,属于无缝管线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世界能源和输送进入极度紧张的状况,世界各能源消耗大国和石油、天然气输出国纷纷进行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新管道铺设计划。预计在今后的10~15年,全球总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60%左右,其中天然气消耗将翻番。
天然气排放的CO2较少,故能源使用的现行趋势是从石油向天然气的稳步过渡,与石油的输送不同,气体输送进程中采用高压操作,可提高生产和输送的效率,导致市场对高压输气管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管线管提出了更高强度的要求。另外为提高气井生产效率,要求油井管口径更大,管壁更薄,通过提高管线钢强度即可达到减薄管壁的目的。
但管线钢级的发展,仅靠强度的提高是不够的,因为管道所用区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恶劣,需要应对诸如抵制断层、地震、滑坡(地层移动),冰原、冻土(周期性融沉、冻胀)以及沿海洋流(腐蚀、冲刷、洋流运动)等不利环境因素;这就对管线管的韧性、变形能力、焊接性、低温韧性和耐腐蚀性这类钢管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设计理念上对基于应力设计(以管道运行中所承受的环向内应力为设计依据,不考虑管道的纵向应力及应变,即不考虑管道运行过程中发生地质以及外力引起的运动)的传统油气输送管线管设计理念提出了挑战;转而向“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即为符合上述服役环境而考虑适应大的塑性应变能力,以保障管线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海洋钻井平台将采集到的石油和天然气(包括可燃冰)由无缝管线管输送至进行脱水、脱硫、净化处理的装置(平台),工作在高温或高压(≥14MPa)环境中,管内承受油气腐蚀以及油水混输、油水交替输送所带来的腐蚀,管外同时承受着海水、海洋大气和海底土壤带来的腐蚀。由于服役环境非常恶劣,安全系数、可靠性、耐久性要求高,焊接管线管在此环境下易失效报废,故通常需采用口径小、管壁厚的无缝钢管。近年来,油气田的开发逐步由浅水向深水(>300m),甚至超深水(>1500m)领域延伸,深海无缝管线管服役的海洋环境则更加恶劣:深水海底为高静压、低温环境(可燃冰的低温环境可达到-70℃左右),同时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如风浪、表层洋流、底流、海冰、海啸以及风暴潮等。对管材内在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对碳当量的控制及管端加工精度有更高的技术要求,除抗硫化氢腐蚀、抗海水、海域环境的腐蚀外,还要满足-70℃的低温冲击。常用的X52钢级无缝管线管在此环境中容易在内外腐蚀、低温冲击和外力作用下,在管线管的材料缺陷和焊缝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失效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海洋油气开采用含硼无缝管线管,它的抗拉强度高,焊接性能好,抗盐水和酸性环境腐蚀性能优良、抗低温冲击性能好,抗低温冲击性能在-70℃条件下达到100焦耳,具备高韧性特点,通过热轧加调质热处理的方式使其强度能够达到80ksi以上的强度级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油气开采用含硼无缝管线管,它的化学元素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C:0.09%~0.19%;
Si:0.23%~0.38%;
Mn:0.9%~1.7%;
B:0.0015%~0.0025%;
Nb:0.01%~0.07%;
P:≤0.012%;
S:≤0.007%;
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该海洋油气开采用含硼无缝管线管还具有Mo:0.15wt%~0.5wt%、Ni:0.15wt%~0.25wt%、Cr:0.15wt%~0.25wt%、Cu:0.1wt%~0.4wt%、Ti≤0.10wt%、V≤0.10wt%、Al:0.01wt%~0.04wt%的其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其中,Mo:0.2wt%~0.3wt%。
进一步,其中,Nb:0.02wt%~0.06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高导热有机硅复合物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