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混合动力气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877.5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勇;苏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志勇 |
主分类号: | F02M31/18 | 分类号: | F02M31/18;F02G5/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混合 动力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尾气处理及发动机节能降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混合动力气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随之也增加了汽车尾气带来的环境问题。
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CO、烃类化合物等,其主要原因是汽车发动机气缸内的汽油雾化效果不明显,导致汽油未能完全燃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且造成了汽油的资源浪费,尾气所带走的热量也造成了能量的损失。
目前所采用的“三元催化”技术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但尾气的热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局限性,尾气能量被白白损失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充分利用尾气热能,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增强动力,实现环保节能效果的液体混合动力气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混合动力气化器,设置包括外壳、内腔体、废气管、气化盘管、隔板、贮气室、出气管、进液口、出气口B和排气口;所述的外壳内设置内腔体,外壳的底部设置排气口;所述的内腔体的上部设有散气孔A,内腔体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上腔体,下层为贮气室;所述的上腔体内设有废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废气管四周环绕有气化盘管。
以上所述的废气管设有废气进口的一端延伸出外壳,并分别与外壳和内腔体的上板焊接固定,废气管另外一端设有散气孔B并固定在隔板上。
以上所述的气化盘管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A,所述的进液口的一端延伸出外壳,并分别与外壳和内腔体的上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出气口A的一端穿过隔板伸至贮气室中,并与隔板焊接固定。
以上所述的出气管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B,所述的进气口的一端设在贮气室内,并与隔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出气口B的一端延伸出外壳,并分别与外壳和内腔体的上板焊接固定。
以上所述的气化盘管设置一圈以上,采用串联连接,内圈盘管和外圈盘管之间一端无缝焊接,内圈盘管的另一端为进液口,外圈盘管的另一端为出气口A;所述的内圈盘管的管径小于外圈盘管管径。
以上所述的外壳与内腔体之间设有定位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燃料进入气化盘管中,废气通过废气管底部的散气孔充斥在上腔体内,废气的热量使得气化盘管中的燃料进行气化,气化后的燃气通过气化盘管的出气口A进入贮气室中,气体越来越多,贮气室自行加压,气化后的燃气通过出气管从贮气室中溢出并输送至发动机中进行燃烧;废气通过内腔体上部的散气孔A散入在外壳与内腔体之间的腔体中,然后经由排气口排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有气化盘管,克服有机液体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使得各类有机液体燃料能够充分气化,使得燃料燃烧充分,提高了热效率,提高动力15-40%,节约燃料40%以上,减少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各种液体燃烧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摩托车、汽车等,节能环保,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外壳,2-内腔体,3-上腔体,4-废气管,5-气化盘管,6-贮气室,7-出气口A,8-排气口,9-散气孔B,10-定位杆,11-进气口,12-隔板,13-出气管,14-散气孔A,15-出气口B,16-废气进口,17-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志勇,未经苏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