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束式集装箱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401.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武常生;李方威;陈英嘉;杨利芬;陈宝健;李亮亮;张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际华新能源发展(邯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集装箱 载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束式集装箱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管束式集装箱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利用特定结构的异形块组成管束组,并安装在管束式集装箱的管束之间,从而保证整个管束式集装箱的稳定,同时满足集装箱的载荷传递。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却日益严重,上半年,京津冀所有城市均未达到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空气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使用清洁燃料是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所有的清洁燃料中,天然气以其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而被视为目前最适宜的清洁燃料,管束式集装箱就是一种储存运输天然气的设备。
管束式集装箱的管束是由圆形无缝钢管制成,在运输过程中钢管如果固定不好就会产生转动,从而造成管束式集装箱的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天然气的泄露。通过研究管束式集装箱的固定防转装置可以使管束式集装箱更好的应用于气体的储存运输,为空气污染的治理打下基础。因此,需要一种管束防转装置。目前已有的管束防转装置强度不高并且容易老化变形,同时重量笨重,材料浪费,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固定防转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式集装箱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解决了防转装置强度低,容易老化变形,质量大,材料浪费,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包括双头螺柱1、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钢衬板4、聚氨酯夹块5、异型钢结构内衬6、调节垫块7,载荷传递块8。
聚氨酯夹块5内部包裹异型钢结构内衬6。
通过双头螺柱1连接着聚氨酯夹块5、调节垫块7,载荷传递块8,在双头螺柱两端有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钢衬板4。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使用聚氨酯材料作为夹块,可以有效提高夹块寿命,同时聚氨酯材料耐磨的特性可以使夹块夹住的气瓶更加紧固。
在夹块内部衬上异型钢质内衬,异型的刚内衬上有两个成,可以提高夹块的刚度,有效解决聚氨酯材料刚度不够的问题。
钢制内衬做成异型结构。在结构内部有一个空心仓,通过空心仓可以减少聚氨酯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在夹块一端创新性的安装上载荷传递块,通过夹块和载荷传递块可以有效将管束式集装箱的载荷重量传递到接触面上,从而减少两端角件的承载力,使整体框架载荷分布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采用聚氨酯材料作为夹块材质,具有耐磨性好,耐候性强等特点。
2、夹块内衬异型钢结构,在保证刚度的同时,减轻整体重量,减少原材料,降低成本。
3、在夹块上创新性加上载荷传递块,可以有效传递整个管束式集装箱的载荷,使整个管束式集装箱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其中,双头螺柱1、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钢衬板4、聚氨酯夹块5、异型钢结构内衬6、调节垫块7,载荷传递块8。
图2是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管束式集装箱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在管束式集装箱上的安装示意图。其中,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9,管束式集装箱10。
图4是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在管束式集装箱上的安装示意图的侧视图。其中,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9,气瓶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发明包括双头螺柱1、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钢衬板4、聚氨酯夹块5、异型钢结构内衬6、调节垫块7,载荷传递块8。
聚氨酯夹块5内部包裹异型钢结构内衬6从而提高聚氨酯夹块刚度,并减轻重量。
通过双头螺柱1连接着聚氨酯夹块5、调节垫块7,载荷传递块8,在双头螺柱两端有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钢衬板4。整个管束防转装置组装完成后安装在管束式集装箱10上,具体安装位置如图3~图4所示。
聚氨酯夹块5侧面与气瓶11表面相接触,并通过双头螺柱1、锁紧螺母2、弹簧垫片3进行紧固,使聚氨酯夹块的表面与气瓶表面紧密接触。
管束防转及载荷均布装置下底面与管束式集装箱最低点平齐,从而可以起到均匀分布载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际华新能源发展(邯郸)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际华新能源发展(邯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