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型滁菊口香糖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73532.8 申请日: 2014-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3815111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缪成贵;何华奇;章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3G4/12 分类号: A23G4/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1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健 型滁菊 口香糖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保健型口香糖,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健型滁菊口香糖。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口香糖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口香糖指含于口腔内缓慢释放内容物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部产生持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消毒和健康口腔牙齿等作用。口香糖因其优良的口感及方便的服用方法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作用在咽部,具有抑菌、杀菌、消炎、消肿、稀化粘稠分泌物、收敛、刺激粘膜分泌等作用。2、由于缓慢的含化,使药物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咽部,持续发挥药效。3、对于缓解咽干、咽痛等不适感觉见效快。4、通过反复的咀嚼能锻炼咀嚼肌,有美容脸部肌肉的作用。

滁菊,俗称白菊、甘菊,位列中国四大药用名菊之首,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亦是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食品。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本草纲目》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近代更受到我国中医、中药行业的重视,《中华药典》、《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本草纲目》等数十种国家权威刊物都对滁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滁菊可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近年研究发现滁菊对SRAS病毒、癌症(尤其是肝癌)等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检测分析表明,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其挥发油中的桉叶油素、龙脑、桉叶二烯酮明显高于其它菊花,总黄酮含量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0种微量元素,滁菊中的“硒”比其它菊花高8~40倍,由于锌、硒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延年益寿、养颜美容之功效。由于滁菊的品位和盛名,在我国中医中有可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它菊花不能代替滁菊的行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保健意识的增强,进一步开发滁菊保健品成为食品企业一大课题,滁菊口香糖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发的是一种以滁菊加香草提取物加工而成的保健食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欠缺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保健型口香糖的组合物。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保健型滁菊口香糖。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上述保健型滁菊口香糖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保健型口香糖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滁菊提取物     15~25份;

香草提取物     4~8份;

山楂提取物     4~8份。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健型滁菊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滁菊提取物     15~25份;  香草提取物     4~8份;

山楂提取物     4~8份;    甜味剂         15~25份;

胶基           35~45份;  维生素B        2~3份;

维生素C        2~3份;   水溶性香精      2.5~3.5份。

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因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全国。滁菊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具有明目平肝,疏风散热解毒之功效,并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香草,香气浓郁,以此绿色天然植物提取物代替香精,减少香精用量。

山楂,具有降压,降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清除胃肠道有害细菌,预防肝癌,助消化和养肝去脂功效。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优选的,保健型滁菊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滁菊提取物     20份;   香草提取物      6份;

山楂提取物     6份;    甜味剂          20份;

胶基           40份;   维生素B         2.5份;

维生素C       2.5份;   水溶性香精      3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