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青蒿琥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1145.0 | 申请日: | 201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东;张梅;赵金召;闫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青蒿 含量 高效 色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青蒿琥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背景技术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疟疾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青蒿琥酯是一种特效抗疟药,对疟原虫无性体有很强的灭杀作用,能迅速控制疟疾发作,可以单独服用或注射,也可以与盐酸阿莫地喹等药物配伍制成复方口服制剂和针剂。且青蒿琥酯与弱碱能生成青蒿琥酯盐而易溶于水,更容易做成针剂而易更快发挥作用,同时减少用量以免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
青蒿琥酯是以双氢青蒿素为原料合成的一种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素是我国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但由于不溶于水,在油中溶解性也不大,使其剂型为栓剂,生物利用率低,其药效的发挥受到影响,青蒿琥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在乙醇、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解。但青蒿琥酯盐可以制成水溶性制剂,生物利用率高,对药效的发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青蒿琥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和准确性高的青蒿琥酯含量的检测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法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色谱条件:
色谱柱是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物,分别选用Thermo C18柱 (4.6×250mm 5μm)、Thermo C18柱 (4.6×150mm 5μm)和Thermo C18柱 (4.6×100mm 5μm)进行试验,优选Thermo C18柱 (4.6×250mm 5μm),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流动相是乙腈-水,乙腈体积分数为40%~75%,乙腈优选体积为55%;流速0.6~1.5ml/min;柱温20~40℃,优选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
本发明使用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6nm;进样量20μl。(2)样品处理:
精确称量标准品约50.0mg,放入10ml容量瓶中,加入色谱甲醇适量超声溶解后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用0.2μm有机滤头过滤。
精确称量相同质量的供试品,放入10ml容量瓶中,加入色谱甲醇适量超声溶解后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用0.2μm有机滤头过滤。
(3)测定法:
按上述条件,分别对标准品与供试品进行自动进样。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青蒿琥酯的含量。
本发明经过精密度试验、线性关系实验和加样回收实验等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检测范围大;灵敏度、精确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青蒿琥酯的结构式。
图2为青蒿琥酯标准品的HPLC检测图谱。
图3为青蒿琥酯的线性关系图与回归方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分析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精密称取标准品适量,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色谱甲醇超声使样品溶解后稀释定容至刻度线,用1ml注射器取溶液经0.2μm,13mm的一次性有机滤头过滤,得标准品溶液;精密称取相同重量的供试品,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色谱甲醇超声使样品溶解后稀释定容至刻度线,用1ml注射器取溶液经0.2μm,13mm的一次性有机滤头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标准品和供试品各配置5个
色谱条件:用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用C18反相色谱柱(Thermo C18 4.6x250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 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6nm;检测器:紫外检测器;采集时间:25min;柱温:25℃。
按上述色谱条件,对所有标准品和供试品分别进样,标准品溶液5个样品分别进样所得峰面积平均值为4421.9050,RSD值为0.30%;供试品溶液5个样品分别进样所得峰面积平均值为4397.2709,RSD值为0.54%。
根据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1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调节匝长的布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樱桃红薯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