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真菌抑菌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69332.5 申请日: 2014-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8306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左渝陵;金钊;赵娟;周琳悦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02;A61P31/10;A61P1/12;A61P29/00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1137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口腔 真菌 抑菌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真菌抑菌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和缓解口腔真菌感染的真菌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完整,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少数为单细胞真菌,多数为多细胞真菌,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形态的孢子。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如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球菌)、新生隐球菌。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出芽繁殖形成。大多长出菌丝和孢子,称丝状菌,又称霉菌。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这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口腔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假丝酵母菌属,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致病力最强,也是假丝酵母菌属最常见的致病菌。

口腔真菌感染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如唇部、舌部、软腭、硬腭、扁桃体、腭垂、牙龈和咽部。常表现为炎症局部的肿胀疼痛不适、溃疡和红斑以及味觉异常和口腔黏膜增生等。真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广泛流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口腔真菌感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口腔真菌感染西医常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氟胞嘧啶等,除口服药物之外常常配合碳酸氢钠、龙胆紫溶液进行局部治疗。上述药物虽然对口腔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易引起肠胃道功能障碍、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转氨酶升高等,而新型抗真菌药如新型三哇类药物伊曲康哇、氟代三哇类药物氟康唑等克服了副作用问题,但价格均较为昂贵。因此,临床需要疗效确切而成本又较为低廉的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成本低廉的口腔真菌抑菌剂,该口腔真菌抑菌剂是由以下原料及重量比组成:

茯苓10-50重量份,蒲公英10-40重量份,薏苡仁10-40重量份,杏仁5-35重量份,白蔻仁5-35重量份,法半夏5-35重量份,厚朴5-35重量份,淡豆豉3-30重量份,川芎3-30重量份,竹叶3-30重量份,通草3-3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30重量份。

优选地,茯苓15-45重量份,蒲公英15-35重量份,薏苡仁15-35重量份,杏仁10-30重量份,白蔻仁10-30重量份,法半夏10-30重量份,厚朴10-30重量份,淡豆豉5-25重量份,川芎5-25重量份,竹叶5-25重量份,通草5-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3-25重量份。

优选地,茯苓20-40重量份,蒲公英20-30重量份,薏苡仁20-30重量份,杏仁15-25重量份,白蔻仁15-25重量份,法半夏15-25重量份,厚朴15-25重量份,淡豆豉10-20重量份,川芎10-20重量份,竹叶10-20重量份,通草10-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5-20重量份。

优选地,茯苓30重量份,蒲公英25重量份,薏苡仁25重量份,杏仁20重量份,白蔻仁20重量份,法半夏20重量份,厚朴20重量份,淡豆豉15重量份,川芎15重量份,竹叶15重量份,通草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5重量份。

优选地,茯苓20重量份,蒲公英15重量份,薏苡仁15重量份,杏仁10重量份,白蔻仁10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厚朴10重量份,淡豆豉5重量份,川芎5重量份,竹叶5重量份,通草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3重量份。

一种制备上述任一口腔真菌抑菌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上述组分及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S2: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原料用5~6倍量的水浸泡1.5~2小时,浸泡完成后用水煎煮1~1.5小时,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水煎液;

S3:加入5~6倍量的水煎煮1~1.5小时,煎煮完成后过滤得到第二次水煎液;

S4:将第一次水煎液与第二次水煎液混合浓缩成浸膏,将浸膏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膏;

S5:将S4步骤的干膏粉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制药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口服、吸入或肠外给药等方式施用于患者。所述的药学上常用的药物制剂类型包括:口服给药时使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口服液等;在肠外给药时使用的冻干粉针及注射液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