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地震道分解和重构的地震相位和频率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8809.8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成;韩利;张益明;韩立国;刘畅;王者江;仝中飞;杨小椿;叶云飞;牛聪;黄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震 分解 相位 频率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勘探过程中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复地震道分解和重构的地震相位和频率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增加,勘探目标逐渐转向地层、岩性等复杂油气藏。这种情况对地震解释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者们努力在处理上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拓宽地震频带,增加可解释信息并发展新技术,以提高解释能力和解释上的方便性。
为方便地震解释,通常使用地震反褶积技术来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但地震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子波的频率和相位都是时变的,而目前的反褶积技术只能使用固定的子波处理,这就使得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相轴频带可以得到较好拓宽。而且当地震记录中存在多个相位子波时,固定子波反褶积方法无法准确处理所有相位子波,比如使用零相位子波进行反褶积时,地震记录中的混合相位子波的正、负旁瓣处会分别产生一个正、负反射系数,而不是将该混合相位子波当作一个子波处理,因此会带来假的地层反射信息。
另一方面,高频地震数据倾向于刻画较薄地层的等时沉积单元,而低频数据倾向于反映较厚的岩性单元,因此,分频地震层序分析可以用于识别薄的等时沉积地层单元和较厚的岩性地层单元。通常对于实际数据这种分频地层剖面只能通过频率滤波或时频分解得到,但不同地层引起的地震同相轴的主频和相位都是不同的,因此这两种方法在选择某一窄频带剖面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分频剖面中都会丢失很多不在期望频带范围内的同相轴携带的地层信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地层剖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复地震道分解和重构的地震相位和频率校正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时变子波反褶积,并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地层剖面进行层序分析,进而提高地震解释能力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地震道分解和重构的地震相位和频率校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已有地震记录的有效频带范围,建立遍历有效频带范围的子波库wk(t)及非平稳褶积模型,k=1,2,...K,K为参与计算的频率个数,非平稳褶积模型如下:
其中,s表示地震记录,wk表示参与计算的频带中以第k个频率为主频的子波,rk表示该频率对应的反射系数,K表示参与计算的子波总个数,*表示褶积运算,n表示随机噪声;2)将子波库wk(t)通过Hilbert变换变为复数,建立复子波库3)利用步骤2)中建好的遍历频率和相位的复子波库将非平稳褶积模型x改写为:
变量上的波浪号表示复数,表示参与计算的频带中以第k个频率为主频的复子波,表示该频率对应的复反射系数;将式(1)通过线性运算整理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转动天线的定位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螺纹孔深度的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