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693.0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欣楠;严沧生;张志银;李军;高瑞发;范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核电站 化学 废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核电站控制区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并将其放射性及化学物质浓度降低到排放可接受的水平。现有运行压水堆核电站均通过蒸发器对核电站运行所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化学废液进行处理,存在能耗高且系统复杂、操作繁琐的不足。
专利申请“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申请号200880106696.7,公开日2010年08月04日)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电渗析的方式处理放射性废液。专利申请“一种处理工业废水的反渗透装置”(申请号201120060327.X,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处理非放工业废水。专利申请“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申请号201310103374.1,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反渗透装置主要用于放射性废水预处理,不涉及浓缩。专利申请“置于深水中的反渗透装置”(申请号200710044266.6,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于深海水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采用该膜处理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核电站废液处理系统蒸发法处理化学废液操作复杂且能耗较高的缺陷,可以有效去除放射性核素并对硼进行浓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包括与盛放带有放射性的化学废液的化学废液槽相连的超滤预处理模块,反渗透精处理模块及反渗透浓缩模块;所述的超滤预处理模块与反渗透精处理模块之间连接有中间贮槽;所述的反渗透精处理模块与反渗透浓缩模块之间连接有浓水槽。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超滤预处理模块包括设在化学废液槽下游的超滤循环泵,以及与超滤循环泵相连的超滤装置;所述的超滤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超滤产水管三通阀分别与化学废液槽和中间贮槽相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超滤浓水循环管线与超滤循环泵的进口端相连。
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超滤浓水循环管线上连接有与化学废液槽相连的超滤浓水回流管线,所述的超滤浓水回流管线上依次设有超滤浓水调节阀和超滤浓水循环管三通阀,所述的超滤浓水回流管线通过超滤浓水循环管三通阀与浓水外排管线相连。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反渗透精处理模块包括反渗透装置,所述的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反渗透浓水出口三通阀分别与中间贮槽和浓水槽相连。
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反渗透浓水出口三通阀相连的管线上连接有与中间贮槽相连的反渗透浓水回流控制管线。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反渗透浓缩模块包括浓水反渗透装置,所述的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浓水反渗透浓水出口三通阀与浓水反渗透冲洗管线和浓水反渗透浓水回流管线相连,并返回浓水槽,其中浓水反渗透浓水回流管线上设置有换热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中间贮槽上设置有中间贮槽加热器,浓水槽上设置有浓水槽加热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处理核电站化学废液的膜处理系统,其中,反渗透精处理模块的反渗透产水管线、反渗透浓水出口三通阀与中间贮槽之间的反渗透浓水回流管线、反渗透浓水回流控制管线、反渗透浓水排放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电伴热装置;反渗透浓缩模块的浓水反渗透产水管线、浓水反渗透冲洗管线、浓水反渗透浓水回流管线及浓缩液外排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电伴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