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3333.9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廉洁;穆鹏宇;崔耀军;石从亮;姜建友;张国宣;顾永华;王浩;张树银;邢晓霞;崔红梅;李艳坤;郑磊;闫跃华;张亚辉;范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56 | 分类号: | C12P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0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477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化 同步 发酵 生产 乳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乳酸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是以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有机酸。目前我国乳酸发酵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糖化和发酵工序多为分步进行,致使乳酸生产周期长,操作单元多,很难连续生产;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851644A公开的一种利用糖清液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中,原料糖清液的制备过程中,糖化至少就需要20个小时。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发酵pH的限制,且过程不易控制,糖化和发酵工序仍很难同步进行,其发酵时间长,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残糖高,收率低,分离纯化困难,难以工业化应用。
在现有专利和文献中,也有一些提到了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技术,由于原料的不同,工艺也各不相同,而由于发酵所需pH值的限制(发酵pH值通常为6.0,而这时糖化酶基本处于失活状态),同步糖化发酵不易控制,发酵液残糖高,糖利用率低,发酵液分离纯化困难,难以工业化实施。如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以木薯粉为原料生产L-乳酸的方法(申请号:201010151503.0)中提到了以木薯粉为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采用向液化液中直接加入糖化酶和菌种,由于液化液中木薯粉中的少量纤维等固形物未进行分离,其发酵结束后的提纯难度较大,该方法为实验室的应用方法,发酵残糖及最终产品收率等问题限制了很难工业化应用。
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产L-乳酸的菌株及用该菌同步糖化发酵菊芋生产L-乳酸的方法(申请号:200810235365.7)中提到采用菊芋粉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同样是直接加入糖化酶和菌种,且为分批加料,发酵液残糖高,分离纯化困难。
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米根霉同步糖化发酵产乳酸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04598.X)、一种乳酸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435800.2)、一种由无患子种壳制备乳酸的方法(申请号:201110380874.0)等专利同样存在以上问题,且发酵时间长,发酵糖利用率低,分离纯化困难,难以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糖化时间,进而缩短乳酸生产周期的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制备:玉米经过除杂、粉碎、调浆、喷射液化和过滤;制得DE值为22%~28%的液化糖液,液化糖液中总糖含量为120~180g/L;
(2)预糖化:将液化糖液加入经过消毒和灭菌的发酵罐内进行预糖化,得到发酵料液;
(3)边糖化边发酵。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在步骤(2)中:预糖化温度为60±1℃,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无机酸调节液化糖液pH为4.2±1,糖化酶的加入量按照液化糖液中每克总糖加入糖化酶400~600U,并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保持罐内压力0.05-0.4Mpa,预糖化时间1-6小时。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无机酸为盐酸、硫酸或磷酸。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在步骤(2)中:首先向液化糖液中加入助催化剂,然后再加入无机酸调节液化糖液的pH。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助催化剂为钠盐、钾盐、钙盐或铵盐。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钠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钾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钙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铵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
上述预糖化及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在液化糖液中:钠盐、钾盐、钙盐或铵盐的浓度为0.005-0.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3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插式翅片蒸发器自动插片胀管机
- 下一篇:褐煤微波热解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