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压管用限流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1723.2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封;陈海洋;李欢;王祯伟;李耀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5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压管 限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压管用限流夹。
背景技术
表面压力的测量在机械、土木、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很多工程应用中(大型建筑、飞机、高速列车等等),需要知道被测物表面的瞬时风压。基于此可以计算出结构所受瞬时气动力,并计算出结构的振动响应等工程中关心的数据。但由于测压系统中存在一定长度的测压管道,物体表面的瞬态压力(即随时间变化的脉动压力),经管道传递后才能到的扫描阀。压力波经管道的传递会由于管道的阻尼作用而产生畸变,也就是说,扫描阀所感测到的压力与模型表面压力并非完全一致,压力信号的幅值和相位都会发生变化。即扫描阀所测量到的压力并非模型表面的真实压力,而是经管道畸变作用后的压力。
压力经测压管传递所产生的畸变与管道内空气柱的固有频率有关,即“频响特性”有关。通常,测压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大,引起的畸变会越为显著。对于某一特定长度和内径的测压管道,畸变还受到被测压力信号自身的脉动频率影响。当被测压力的脉动频率远小于管道固有频率时,信号畸变并不明显;而当被测压力的脉动频率接近管道固有频率时(会在管道内产生共振),信号畸变会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管道末端的压力脉动幅值远大于管道入口(即原始压力信号)的脉动幅值。同时,管道末端压力脉动的相位滞后于原始压力信号,随信号频率的增高,相位滞后更为显著。为了改善测压管道的频响特性,应尽量提高管道的固有频率,以扩大畸变较小的频率范围。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管道中适当位置上串联一小段内径极小的(0.4mm左右)小钢管来提高测压管道的共振频率,以达到改善频响特性的目的。这种串入测压管道的内径极小的小钢管称为“限流器”。在测压管道中串入内径极小的限流器,是目前风洞同步测压实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改善管道频响的方法。
该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入限流器需要剪断原有的测压管道,这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
(2)一旦剪断测压管道,装入限流器后,其位置不能再调整(因为限流器位置对测压管的频响改善是由影响的);
(3)限流器的长度一旦确定也不可调整;
(4)如果要在同一管道中装多个限流器,则需要在多处剪断管道,这可能引起测压管密封不良的问题;
(5)限流器自身的内径不能调节(限流器的内径也会影响测压管的频响特性)。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测压管的限流方式的缺点,提供一种测压管用限流夹,从测压管外部用一个类似“夹子”的结构将测压管局部压扁,但又保证不会完全封死测压管的输送管道,这样被压扁的那一小段管道就能够起到类似限流器的作用,既不用剪断测压管,又可以任意调节限流的长度以及位置。限流夹内侧有若干凹槽,测压管可以固定于槽内,通过调节限流夹的夹紧程度,可方便的实现限流器的效果。可通过调整夹紧紧度,达到压扁测压管的效果起到限流器同样的作用,实现调整测压管频响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测压管用限流夹,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以及设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用以使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转动夹持待限流测压管的转动件,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以夹持固定待限流测压管的贯通的限流槽,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上还设有用以调节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夹持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通过转动件实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相对转动。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相对转动夹持待限流测压管或者放开待限流测压管。通过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上的贯通的限流槽对待限流测压管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限流槽的凹形构造使得夹持过程中的待限流测压管内的压力传送通道只会局部缩小不会被彻底封闭。
优选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上夹板上的第一螺孔、开设于下夹板上的第二螺孔以及连接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上用以调节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夹持间距的螺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以及螺钉匹配设置。
优选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设于上夹板板边上的第一锯齿以及设于下夹板板边上带第二锯齿的悬边,第一锯齿与第二锯齿匹配设置,上夹板板边与悬边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匹配的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调节固定以调节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夹持间距。
优选地,限流槽与转动件的旋转轴平行。
优选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均开设有限流槽,上夹板上的限流槽与下夹板上的限流槽对应布置。
优选地,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上开设有多条限流槽,多条限流槽相互平行。
优选地,靠近转动件的限流槽的槽截面尺寸大于远离转动件的限流槽的槽截面尺寸。
优选地,上夹板的板边与下夹板的板边通过转动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未经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