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金的水中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1370.6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于鑫;叶成松;王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水中 病原微生物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金粒子的水中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待检测病原微生物特殊引物(探针)的消耗,导致纳米金粒子重新暴露在含盐的溶液中而发生聚集,其颜色和吸光度值发生变化,通过肉眼观察和吸光度值的测定可以对靶DNA进行定性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金粒子的水中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方法制备纳米金粒子溶液,
(2)采用富集方法获得水样样品,
(3)采用裂解方法获得水样DNA粗提产物,
(4)采用特定的条件对水样样品进行PCR扩增反应,
(5)采用特定的体积混合步骤(1)和(4)中溶液,并加入PBS缓冲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或对溶液进行检测,得到相应的紫外可见光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柠檬酸钠还原法是利用1%的氯金酸溶液还原制备得体系为50ml纳米金粒子溶液,纳米金粒子粒径约为15-2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富集方法为滤膜截留水样中的微生物得到水样样品,滤膜孔径为0.22-0.45μm,材质为混合纤维素酯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裂解液成分为浓度0.1-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PCR扩增条件统一设定为95°C,预变性5min;95°C,45s,55.5°C,45s,72°C,45s,进行35个循环反应;72°C,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选取PCR产物体系为5-15μl,纳米金粒子溶液体系为60-90μl,PBS缓冲溶液的终浓度为2.5mM-12.5mM;纳米金粒子溶液与PBS缓冲溶液体积比为1:10-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反应时间为1-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无基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测定吸光度值范围为450nm-750nm,测定仪器为酶标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3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