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合成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61081.6 申请日: 2014-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3789064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发明(设计)人: 程新明;安鹰泽 申请(专利权)人: 程新明
主分类号: C10M161/00 分类号: C10M161/00;C10M125/04;C10N20/06;C10N30/06;C10N40/25
代理公司: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代理人: 杨雪松
地址: 100045 北京市西城***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合成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合成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由润滑油基础油和多种添加剂混合而成。目前市场上基础油基本分为三种,即矿物油、半合成油和合成油。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所以有半合成油之说。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其实基础油就是矿物油,而所谓半合成基础油和全合成基础油,就是经过不断逐渐加入多种物理和化学成分的材料来改善和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抗氧化、耐腐蚀和增黏等特殊功效为目的地结果定义。通常的合成油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润滑油中耗量最大的内燃机油,我们普遍使用SE、SG级,而发达国家已用到SH、SJ级,相差了2、3个等级(按字母顺序排列);我国现在能生产SH、SJ,甚至SM级的内燃机油,但关键原料:内燃机复合添加剂,还是基本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

在此背景之下为生产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增加能效、保健发动机的高端纳米润滑油提供了机会和市场,也为我国科研人员赶超世界先进的润滑油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合成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就是针对目前市场上润滑油技术局限和节能减排现状,将合金纳米材料及其合成辅料与润滑油基础料,通过高剪乳化生产线剪切合成为一种具有节能减排、环保增效、节油保健综合能效的高端纳米润滑油,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纳米合成润滑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60~90%的润滑油基础油、0.1~0.6%的纳米材料、3~13%的抗氧剂、4~16%的分散剂、1~5%的增黏剂和1.9~5.4%的抗磨剂。

所述润滑油基础油采用Ⅰ类基础油或Ⅱ类基础油,黏度指数为80~120。

所述纳米材料采用粒度为50~1nm的超细多元合金纳米粉末。

所述超细多元合金纳米粉末为由铂、钯、铑、铋、锑、锌、锡、铟、铜和富镧组成的超细多元合金纳米粉末。

所述抗氧剂为过氧化物分解剂ST-135或IRGANOX-L135。

所述分散剂为非聚合型丁二酰亚胺。

所述增黏剂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SEBS)或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聚合物(SEPS)。

所述抗磨剂为二烷基硫代硫酸锌盐抗磨剂。

所述的纳米合成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选取原料60~90%的润滑油基础油、0.1~0.6%的纳米材料、3~13%的抗氧剂、4~16%的分散剂、1~5%的增黏剂和1.9~5.4%的抗磨剂,按以上比例将润滑油基础油原料从原料罐区通过齿轮泵送至反应釜,其他原料按上述比例混合后送至反应釜中;

然后,将物料加热至80℃,各种物料在反应釜中进行高剪切搅拌乳化20h乳化后,即得高级别的纳米合成润滑油产品,从釜底由齿轮泵输送到冷却罐用循环冷却水冷却至40℃,冷却后的产品压到罐区的产品罐储存;

最后,产品从产品罐中抽出,送到分装厂房高位槽后自流到全自动装配线定量罐装成为桶装产品纳米合成润滑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新明,未经程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