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515.0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0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6;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振伟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与智能电子设备相关的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智能电子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操作体验不断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成为智能电子设备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实现应用分多窗口展示的电子设备中,针对多窗口的管理仅限于简单的启动应用操作,无法实现更多的交互操作、以及更丰富的应用管理方式,从而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显示单元,所述触控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与M个应用一一对应的M个应用标识,M为正整数,所述应用标识被触控时能启动相应的应用;所述应用能够通过全屏窗口或者小窗口的方式在所述触控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小窗口的显示区域小于全屏窗口的显示区域,所述小窗口是通过第一转换参数对全屏窗口进行变化得到的,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操作,产生第一触发指令,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指示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用于管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
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启动所述第一界面,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标识,将获取的所述应用标识显示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N个第一子区域,N为正整数,每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分别用于显示一个对应的所述应用标识;
所述第一界面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展示小窗口,所述第一展示小窗口用于展示以小窗口方式打开的且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运行时的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显示单元,所述触控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与M个应用一一对应的M个应用标识,M为正整数,所述应用标识被触控时能启动相应的应用;所述应用能够通过全屏窗口或者小窗口的方式在所述触控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小窗口的显示区域小于全屏窗口的显示区域,所述小窗口是通过第一转换参数对全屏窗口进行变化得到的;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指令产生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操作,产生第一触发指令,所述第一触发指令指示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用于管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发指令,启动所述第一界面,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所对应的应用标识,将获取的所述应用标识显示于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N个第一子区域,N为正整数,每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分别用于显示一个对应的所述应用标识;
所述第一界面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展示小窗口,所述第一展示小窗口用于展示以小窗口方式打开的且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运行时的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实现了在应用分多窗口展示的电子设备中,针对多窗口的更丰富管理;还实现了针对应用的更多交互操作、以及更丰富的管理方式,不仅方便了对电子设备中应用的管理,还提升了用户体验。所述对电子设备中应用的管理至少包括:从第一界面中快速获取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运行时的界面;通过对第一界面的操作,快速切换前台和后台应用、以及快捷启动和关闭应用;快捷调用前台运行的应用的小窗口,并快捷操作所述小窗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在应用分多窗口(全屏窗口和小窗口)展示的电子设备中,为实现更多的交互操作、以及更丰富的应用管理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新型报警蜂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