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0060.2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群煦;王卫军;申东翼;谢占功;林宁;顾星;邵明磊;杨泽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43/02 | 分类号: | B63B43/02;B63H5/07;B63H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器 水面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运载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面交通工具,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自身的浮力来承载自身的重量和负载。为了提供足够的浮力,必须有足够的排水量,其突出的缺点是体积大、运动不灵便、运行中阻力大。采用地面效应的水上飞行器,虽然具有驱动力小、速度快等优点。但其自身不能在静止情况下悬停。气垫船具有可悬停、速度快的优点,但其自身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来产生高压气垫。水翼船在运行中可以利用水翼上下压差来提供向上的升力,但在悬停和低速状态,还是需要自身的浮力承载自重和负载。
同时,采用自身浮力承载自重和负载的水面交通工具,随波浪起伏,稳定性较差。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以推进器产生向上的推力代替浮力,承载自身的重量和负载。由此不需要考虑水面平台的排水量,有效减小水面平台的体积。而且容易实现水面悬停,具有低能耗、自动调节稳定的优点。
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包括:承载平台,以及不少于三个产生向上推力的竖直推进器;所述竖直推进器安装于承载平台底部,竖直推进器的动力输出方向竖直向下布置。
进一步的,上述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还包括用于检测承载平台倾斜度的姿 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安装于承载平台上,通过一控制电路与竖直推进器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还包括用于检测承载平台与水面间距离的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安装于承载平台侧方,通过一控制电路与竖直推进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推进器的个数为四个。
进一步的,上述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还包括用于驱动承载平台水平移动的横向推进器;所述横向推进器安装于承载平台底部,横向推进器的动力输出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推进器或横向推进器为喷水推进器。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推进器或横向推进器包括螺旋桨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承载平台底部,螺旋桨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引擎。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推进器或横向推进器还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于螺旋桨外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通过推进器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代替浮力承载自身的重量和负载。由于不需要考虑水面平台的排水量,水面平台自身的体积被大幅减小,具有体积小巧的优点。通过推进器产生的向上推力,能轻松实现水面平台在水面的悬停,相对于地面效应器、水翼船等现有技术中的水上交通工具更为方便。而且能耗较低,通过安装在水面平台上的传感器能实现推进器推力调节,自动稳定水面平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平台 2、竖直推进器
3、姿态传感器 4、水位传感器
5、驱动装置 6、螺旋桨
7、横向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推进器的水面平台,包括:承载平台1,以及不少于三个产生向上推力的竖直推进器2;所述竖直推进器2安装于承载平台1底部,竖直推进器2的动力输出方向竖直向下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耕机用传动箱
- 下一篇:直板式波浪形刀齿烟叶采收刀